失去了诚信律师还算什么?
发布时间:2003-08-25 浏览数:1,252
在一本律师专业的杂志上,我看到了一组公告,内容是律师协会对一些律师违规违纪情况的通报。其中有采取卑劣手段多收费的;有违反规定带着犯罪嫌疑人家属到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的;甚至还有利用特殊身份,乘人之危骗奸当事人家属的。 《华声报》也刊载一则相关报道:根据深圳市地税稽查分局的最新统计资料,去年以来,举报律师偷税的案件急剧增加,立案稽查数比往年同类案件增长6倍多。有关负责人说:在一个规模并不算大的行业里,举报如此之强烈、查实率如此之高,极为少见。有了解内幕情况的人说,中国高收入阶层中普遍存在着偷漏税,而在其中的律师不是最突出的,也肯定是相当突出的,因为他们比一般人有着"优势"。 以上两则报道和我平时生活中的感觉是一致的。我相信很多人都感觉到了,你身边的律师越来越富有了。有的律师刚刚执业几年,就买了洋房、轿车、全套高级家具电器,个别的甚至还有了七位数以上的存款。在整个社会成员的收入基本没有什么提高的这几年,为什么律师成了"暴发户"?不可否认这其中有高智力投入和较高风险的因素,但是实事求是地说,中国律师的高收入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灰色"或"黑色"的收入。去年《中国改革》曾经载文透露其中秘密,该文说:律师的高收入来自于:一是高收费,二是乱收费,三是只收费不办事,四是同业拆台抢生意,五是规避法律,追求高利。几年前,中国著名法学家江平曾经语重心长地告戒律师界:律师的形象在社会上正在每况愈下,如此下去,美国律师那种既被人羡慕又被人讥讽的境地就是中国律师的未来。 律师不是公职人员,不执掌公共权利,因此他们的以上表现还不能说是腐败。但是仅仅说这些是"行业不正之风"是不是有点太轻飘飘了?是不是有点大题小做了? 一般来说,律师的社会形象总是比较好的。这一点不仅在法制建设欠发达的国家如此,在发达的、法制建设程度较高的国家更是如此。律师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利益,主持正义,扶危济困,各种职业与之相比,只有医生这个行业和它比较相近。我们称呼医生是"白衣天使",虽然没有人称呼律师是天使的,但是你只要到会见室旁观一下犯罪嫌疑人和律师的会见,你就会觉得在对于律师有的时候用天使来比喻可能分量还不够。我国恢复律师制度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发展很快,现在已经拥有数十万人。而且,由于起点较高,实行了严格的考试取得资格的制度,因此相对而言集中了一批学历较高、素质较好的人才。实行市场经济,加强法制建设,为律师展示自己的才华提供了舞台。80年代,学法律的大学毕业生首选的是进政法机关,万般无奈之下进了律师事务所的,往往觉得低人一等。今天,法律学士、硕士,甚至是博士,职业首选大都是律师。有关统计显示,今后若干年,中国最热的大学专业是学法律,最热的职业是当律师。 当律师首先是要拥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这是律师的执业资格,也是律师的生存资本。但是律师行业和其他行业比较有一个更为突出的特点,这就是强调诚实和信用。当事人聘请律师到司法机关去"打官司",表明了他对律师的信任,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他对法律的信任。如果没有这些基本的信任,当事人完全可以不必选择这个途径。律师的社会形象是仗义执言,杖义是前提,执言是表现形式。如果仅有执言而没有杖义,律师就变成了讼棍。失去了诚信的律师只能算是知法无德的说客。 中国律师制度来之不易,几十年来坎坎坷坷波折很多,几代人为此付出的不仅是汗水和泪水,更有鲜血和生命。今天年轻一代的律师赶上了好时代,为此应该珍惜中国律师制度的前途和社会声誉,珍惜中国法制建设的前途和人民群众的信心。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律师应该成为这颗良心中一根最重要的神经。 新闻来源:正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