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纳借鉴成功经验建立中国特色公证制度 公证与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召开
发布时间:2003-01-17 浏览数:989
1月16日电(记者王宇)来自世界各地38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名中、外公证专家与专业人员,今天齐聚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此次以“公证与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是由国际拉丁公证联盟与中国公证员协会共同主办的。 公证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在提高社会诚信,降低发展和交易成本,预防和减少纠纷,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繁荣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公证业正在广泛推进公证机构的体制改革。有专家表示,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对于我国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有益经验,完善和发展公证制度,推动中外公证法律交流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介绍,为期两天的会议以论坛方式进行,主要围绕“公证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公证人在企业法和公司法中所起的作用”、“公证文书在经济交易中担保作用”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司法部部长张福森在今天的开幕式上向中外来宾介绍说,目前中国的公证机构已经发展到3100多个,年办证量超过1000万件,公证书发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公证活动与国家经济治理、预防经济纠纷、减少社会矛盾、保障经济主体的各种交易活动的安全以及公民日常生活日趋紧密,公证人员成为法律职业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张福森对中国公证制度今后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要求,他强调,在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部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事业的新形势下,中国公证工作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担当起社会使命,努力发扬中国公证的优良传统,广泛吸纳、借鉴包括拉丁公证制度在内的现代法治国家公证制度的成功经验,实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公证制度的目标。 上海市副市长冯国勤在会上发表讲话。他表示,上海非常愿意与各国各地区公证界的朋友加强友好往来,在促进公证业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提高公证的公信度和影响力等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司法部副部长段正坤主持开幕式。据介绍,国际拉丁公证联盟是在联合国登记的非政府性国际公证人组织,有近70个成员国。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加入联盟,但已被该组织确定为永久性观察员关系,此次会议是国际拉丁公证联盟第一次在非成员国家召开如此规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