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位”的律师创办“民告官”
发布时间:2005-04-13 浏览数:1,052
2005年1月,一个以“民告官”为网名的网站出现在江苏南京,而这家网站的创办者不是别人,正是一度因创办“讨债网”,并首次在网上曝光“老赖”的江苏钟山明镜律师事务所律师崔武。
据了解,因为打官司出了名,崔武在当地还有“状王”的响当当的“头衔”。日前,记者联络上了这位爱“出位”的律师,并对其进行了采访。
“讨债”律师声动一时
2004年5月,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网站出现在互联网上,这就是崔武的国内首家中文国际“讨债网”站(www.taozhai.net),网站开通之日崔武接受媒体采访时扬言,“我要把欠债不还的公司大名统统贴到互联网上去。”而时隔六个月,“讨债鬼”不仅讨债,更向政府要起了公道,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讨债难,民告官更难,所以既要讨债也要告官。”有些张扬的崔武说。建“讨债网”的初衷是鉴于国家的信用体系没有建立,于是就想把“老赖们”的姓名公示出来,让他们成为全社会的焦点。不过,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顺利,崔武的“讨债网”创办至今效果并不理想。建“讨债网”之初,崔武将5家欠款企业的大名挂上互联网,然而只有一家生产摩托车的企业,迫于压力清还了欠款。
不过,即便“讨债网”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许多人还是通过“讨债网”的宣传,认识到了信用体系建设的迫切性。在“讨债网”首度公开老赖姓名之后,国内一些地方的法院和相关部门也开始在互联网公示了老赖名单举动,虽然效果如何难以断言,但这种做法被社会所肯定。
三个月回信1300多封
“建立‘民告官’网更多的也是出于观念性的动机。”崔武说。
999年,徐州王教授状告当地市政府。当时王教授发现入住的小区内200多个单元总防盗门竟是“三无”产品。于是向政府部门举报,要求他们履行打假职能,但未见成效。于是,案件在崔武代理下,将徐州市政府在内的5个行政机关推上了被告席,此官司一直打了4年之久。案件经法院审理,于2004年3月判决开发商退还小区居民防盗门款一百多万元,并追究了有关人员造假售假的刑事责任。
“官司最后虽然赢了,但这个过程让我觉得中国公民‘民告官’太难了。”于是,崔武萌生了办“民告官”网站为有需要的人服务的念头。
“老百姓的法律观念不强,我国行政机关目前缺少一定的法律制约,行政有时就能决定一切,在这种情况下,行政官司的诉讼有时很难顺利地进行。这样必要的宣传和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法律服务就变得至关重要。”
基于这样的想法,2005年1月,崔武创办了国内第一家“民告官”网,网站开办仅半年时间已经让许多有需要者受益。崔武说目前民众登录“民告官”网更多的是咨询,他已经答复的电子邮件达到1300多件,电话咨询不计其数。在这儿记者也发现,求助的网民来自各地,一位广州市民也在崔武的网站上就如何起诉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并要求法院撤消其错误处罚进行了咨询。
“我们目前已经接了五六起‘民告官’案件,尽管都是普通的案件,但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头。最近,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我参与代理的某电池有限公司诉某国税局违法采取税收强制措施案件作出判决,法院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确认被告对原告执行税收罚款近两千万元的强制措施违法,并依法撤消。”(邱彦文)
——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