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知识产权再升温
发布时间:2003-03-24 浏览数:2,033
(岳善勇)每年的“两会”都有一些热门话题,知识产权作为两会的热门话题之一,决非始自今年。 今年的“两会”,在全国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重要时刻召开,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历史进程的起步阶段和开局时期。当你走近今年的“两会”,你会发现知识产权这个曾经的热门话题还在不断地升温。当代表们、委员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关注知识产权、谈论知识产权的时候,让人感受到的是我国的知识产权事业和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是那么密不可分,在我们的政治、经济生活中知识产权工作正在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提升高度 重要性更加凸显 继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提出了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科技创新,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明确要求之后,此次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和知识产权直接相关的内容。朱镕基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中,加快形成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同时提出,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发明创造,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郑成思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分组审议时说: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知识产权保护,而且非常系统,这是历届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没有的。 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新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王景川提出了“加快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建设”的提案;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吴伯明代表九三学社中央作了《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大力培育我国核心竞争力》的发言。 在“两会”期间,我们听到这样的声音——“必须努力使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工作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强大支撑体系和动力体系”;“我国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应当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在这一重要的时刻和场合,政协委员们明确提出了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概念。 扩大范围 关注层面 趋向纵深 今年“两会”期间,知识产权的话题量大面广,不仅热而且深,既有国家层面上的宏观政策建议、议案、提案,也有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具体问题的探讨、思索。关注知识产权话题的既有来自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代表、委员,也有来自中西部地区、特别行政区的代表、委员们;既有来自科技界、经济界的科学家、企业家,也有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他们分别来自政府部门、农业界、教育界、文艺界、体育界、医药卫生界、新闻出版界还有宗教界人士。涉及的话题也包括了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植物新品种、商业秘密、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法律纠纷、商标品牌战略、专利战略等多个方面。 他们或从国家发展的大计着眼,畅谈知识产权与强国富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或结合自身从事的工作,为在地区发展、行业发展中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言;或针对具体问题,探讨知识产权制度和法律运用。 湖南常德卷烟厂厂长曾献兵代表认为,对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的保护是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重点。只有这样,知名品牌在国内得到方方面面的支持,才不至于有大量的假冒名牌产品的现象发生。他说,大量假冒名牌产品的出现,不单单是对某一个品牌的冲击,而是对整个中国品牌的冲击,对“中国制造”概念的冲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包信和代表说,过去5年,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基础研究原创性的东西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少,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低。澳门特别行政区代表团崔世平、刘艺良代表说,这届人大完成了科学技术普及法、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的制定和修订,对促进科技发展,推进科技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对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实现科技、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案件越来越多,要加大执法保护力度,打击盗版行为,鼓励企业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多创我们自己的品牌。 有的放矢 针对话题更深入 在呼吁全社会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同时,今年“两会”期间的知识产权相关话题的针对性更为明显和深入。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成为今年“两会”期间讨论知识产权话题的一个显著特点。 北京代表团李乾构代表和上海代表团陈赛鹃代表针对我国传统中医药发展提出,中医药与西药相比发展还非常缓慢,建议尽快出台保护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法律,并加大投入;建议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建立一些资助性机构,促进科研与企业的联营与合作,要注意拓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域,大力挖掘我国传统中医药宝库,运用现代高科技进行加工,在世界医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北京代表团方新代表提出,应该通过法律保护我国传统特色的知识产权。天津代表团在分组审议“两高”报告时,赵玫代表提出要注重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何月萍等代表也提出,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普法教育,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重视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湖南省的甘霖代表说,随着中国的入世和经济的蓬勃发展,知识产权、进出口商品纠纷等案件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对法官的知识结构、知识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议法院在审理知识产权等案件时,人民陪审员中应加强专业性人员的参与,从而促进司法公正。 全国政协委员陈守义的提案建议,针对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对网络信息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尽快立法,赋予知识产权新的内容。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特种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吴华夏代表说,要重视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信息显示产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信息显示产品,并使之产业化,充分利用特殊的高亮度显管技术,为我国信息显示产业的下一代发展做出贡献。 均匀升温 不只热在经济发达地区 今年的知识产权话题在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代表团持续发热的同时,受到关注的范围更加趋于均衡,包括中西部地区在内的众多代表团也更多地谈到了知识产权。正如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样,我们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也需要消除地区间的不平衡,全面提升我们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和掌握运用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一个或几个地区知识产权工作发展了,不能代替整个国家综合运用知识产权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一个行业或少数企业在创造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方面发展了,也不能说明整个国家核心竞争能力的增强。在经济发达地区代表们普遍提出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加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中西部地区代表中的知识产权话题同样在升温。 “两会”期间,经济发达地区代表、委员们谈到的是通过抓知识产权增创新的优势;其他地区的代表、委员更多谈到的是,通过知识产权追赶和发展、改造和振兴。中共十六届中央委员、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代表说,要在增创发展新优势上下功夫,抓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广东东莞市市长黎桂康代表说,对异军突起的民营企业,要引导他们走生态型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关联度、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打破家族制,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打造自有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 浙江省代表团王永康、王平安、吕士林等9位代表在审议有关报告时说,应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建立健全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构,从立法上加以完善,从执法上加大力度,同时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公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特别是要重视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制建设,加快立法步伐,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驰名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 来自甘肃省的中共定西地委书记石晶代表说:“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已经通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加强了对一些产品的原产地保护,在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我们还将更加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运用。”甘肃奇正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雷菊芳代表说,要重视对西部地区的品牌的支持,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辽宁省副省长刘国强代表说,针对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应围绕“加快形成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支持辽宁相关企业扩大规模,实现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黑龙江哈尔滨四海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安丽代表说,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不仅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实现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建议加快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装备。对基础性、原创性和竞争性技术的研发工作,按国际惯例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 特别关注 事关企业生死存亡 今年“两会”普遍关注知识产权热门话题,来自企业界的代表、委员更是倾注了相当多的热情。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企业的领导者们意识到知识产权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面对来自整个世界的挑战和竞争,是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否掌握核心技术、是否打造出知名品牌,这些都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中国钱江集团董事长林华中代表提出,自主知识产权就是资源。朱镕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形成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这是对企业莫大的支持和期望。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茅台集团总经理袁仁国也提出,将“茅台”打造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浙江苏泊尔集团董事长苏增福代表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在这方面,完善立法非常重要。 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经理李福成代表说,5年来,燕京啤酒集团的发展证明,只要坚持改革,坚持创新,国企就一定能发展壮大。必须努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尽快将国企建成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或者企业集团。 广东省惠州市TCL(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李东生代表说,国家应加大支持民族工业发展的力度。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发展民族工业,培育自己的跨国公司。 江苏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江苏雪中飞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德康代表说,波司登的发展实践证明,名牌是企业发展的特殊生产力,随着中国加入WTO,创名牌,尤其是创世界名牌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惟一出路,必须在创名牌上下功夫。高德康代表说,品牌是企业发展的特殊生产力,要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鼓励企业创立名牌、发展名牌,以名牌推动经济发展,以名牌创造社会效益,以名牌提供就业岗位,以名牌带动农村富裕。 针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广东代表团陈勇代表说,要提升民营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国光代表说,建议中小企业在今后发展中,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积极应对反倾销、技术壁垒的挑战。这是加入WTO的必然要求。 冷静思考 热中有冷话不足 “两会”知识产权热门话题的持续升温表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知识产权工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正在高度关注知识产权,相关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正在积极努力,企业自觉运用知识产权战略的积极性不断增强,给了我们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信心。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的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体系、工作体系正在不断完善;政府的工作力度正在不断加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正在不断增强;企业自觉运用知识产权战略的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地区间的不平衡正在开始缩小。当我们有了法律的保障、行政的手段、市场的自觉、良好的氛围,也正是我们放开手脚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富民强国的大好时机。 同时,知识产权热门话题在“两会”期间也引发了不少代表、委员的冷静思考。 政协委员王景川和吴伯明谈到,我国的知识产权事业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与我国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求、特别是我国入世之后面临的严峻挑战不相适应。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要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还谈到,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为提高其国际竞争能力,在知识产权领域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通过了《贝多法案》《技术创新法》等系列法案;进入新世纪,日本目前已明确提出了“知识产权立国”的基本国策,制定了《知识产权基本法》和《知识产权战略大纲》,还在内阁增设了知识产权战略部,由首相亲任部长。这些情况都表明,知识产权在国际竞争中所处的战略位置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企业间乃至国家间竞争的一个焦点。 知识产权话题热,说过之后重在做。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经济实力的竞争。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努力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服务我们的经济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使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工作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强大支撑体系和动力体系——这是在说过知识产权的热门话题之后需要实实在在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