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国法之信达,仗国人之信任—写在国信联合律师事务所荣获广州律协2004年度“规范管理”奖时
发布时间:2006-02-13 浏览数:4,084
小档案:
●1998年8月,原广东中海律师事务所、原广东东峻律师事务所合并成立国信联合律师事务所。
●2000年9月,国信联合律师事务所荣膺“部级文明律师事务所”称号。
●2004年8月,国信联合律师事务所被获准提名参评“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
●2005年3月,国信联合律师事务所荣获广州律协2004年度“规范管理”奖。
●国信联合的纲领:“传国法之信达,仗国人之信任”;国信联合的宗旨:“服务至上,勤勉尽职、追求公正”;国信联合的经营理念:“搭建一个平台,聚集一批人才,打造一流品牌,成就一番事业”;国信联合的文化:“诚实、正直、协作、共享”。
国信联合律师事务所在2005年3月刚刚获得了广州市律师协会颁发的“2004年度规范管理奖”,广州市又一家律师事务所通过自身严格的规范管理工作得到了行业的肯定评价。本文拟通过对国信联合律师事务所全方位的扫描,向大家展示一个追求国际化发展水准的广州律师集体。
为了心中共同的梦
一个律师事务所能否稳定、健康地发展,合伙人之间、合伙人与律师之间的团结合作、勤奋进取是关键。但团结要有共同的思想基础,所谓道不同不相与谋,道同才能众志成城。
在国信联合律师事务所成立之前,几位创始合伙人分别在其他几个律师事务所工作,他们为了共同的信念,共同的理想,走在一起,只为成就一番事业:那就是努力组建一个上档次、上规模的“百年老字号”那样的国内一流品牌的律师事务所”。7年过去了,从当初的理想,到今日茁壮成长的国信联合律师事务所,这几位创始合伙人内心充满着一种特殊的情结——温暖而欣慰。
规范管理 制度为先
仅仅拥有激情对成功实现这个美好的梦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如何打造成为“百年老店”的律师事务所,几个富有激情却欠缺管理大型规模所经验的合伙人感到些许迷茫。但是,身为执业多年的优秀律师,他们深谙人性都有“恶”的一面,制度可以抑制人性中的“恶”,要合众人之力达到理想的彼岸,还需要订立共同的行为规则。他们一方面仔细研究并借鉴国内外大型规模律师事务所的运作机制和先进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从国信的实际情况出发,花费了很多精力,对草拟的规章制度进行反复修改、讨论,形成了一整套有国信特色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
翻开国信联合律师事务所厚实的管理手册,我们发现,仅事务所章程就达十二章共一百一十一条, 它们详细规定了合伙人的权利义务、入伙和退伙,组织机构、财产分配等等。章程中还严格规定了章程的修改、合伙人的加入和退出、分配方案的调整、人事的变动、重要财产的处分、每一项新规则的产生等重要事项的议事规则。实践操作中,还详尽地制定了业务管理制度(包括律师投诉及处罚办法、业务收费监督管理制度、防止利益冲突管理办法、律师服务质量跟踪反馈制度、律师过错责任认定及赔偿办法、业务培训及职业道德学习制度、信用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等十一项重要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多达十四项)和财务管理制度。 “防患于未然”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实践。
在国信联合,日常的管理由合伙人会议授权管委会进行。管委会由律所主任、财务执行合伙人、行政执行合伙人共三名管理合伙人组成,管理合伙人由合伙人会议选举产生和罢免,任期三年,可以连选连任。重大问题由合伙人会议决定,合伙人会议授予管委会一定的自由裁定权,在授权的范围之内,管委会行使管理权利。管委会保证合伙人对事务所事项的知晓权,做到既不渎职,也不越位。此外,为了规范管理,有效落实各项决议,从根本上提高行政办公管理水平,国信联合还专门聘请了一名企业管理人才担任行政主管及合伙人会议秘书,专门负责国信联合日常行政办公管理及内外协调工作。
随着律师事务所业务的增加,律师在执业中难免会产生利益冲突,为了避免此种现象的发生,2004年年初,所里就制定并通过了《律师事务所防止执业利益冲突办法》,办法规定每个办公室负责收案审查,在接受代理之前,利用事务所内部办公平台中的案件管理系统进行检索,在确定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才接受代理。这些规定,不仅提高了律师执业的水准,也使律师的职业道德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今天的国信联合,毕竟才蹒跚地走过了艰难创业期,有些制度还处在成熟、细化的过程中,随着发展,许多潜在问题还可能会明朗化,也会有新的矛盾产生,但是,只要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和理念,相信每一次矛盾的调整、制度的磨合,都会使国信联合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良好机制,促进发展
国信联合合伙人深知,一个律师事务所的成功与失败,关键取决于是否建立了民主和谐的管理机制,良好的管理机制是促进律师事务所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国信联合律师事务所发展的过程中,从未停止过管理机制的探索和完善,他们也曾经历过独裁式的管理体制所带来的阵痛和迷惘,也深知纯粹民主化的管理体制所带来的决策效率的低下和协调成本过高等弊端。为了增强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确保事务所健康稳定地发展,2004年,针对过去合伙人管理层权责不清的现象,国信联合重新选举并产生了新的合伙人会议管理架构,同时,在合伙人会议中,再选举产生由主任、财务执行合伙人、行政执行合伙人、监事合伙人组成的管理委员会作为本所的日常管理机构,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制定了《律师事务所管理架构权限、职责及实施办法》,从根本上明确了主任、其他合伙人对事务所的管理权限及职责,大大增强了合伙人对事务所管理的责任心。
新的管理机制充分兼顾了“民主”和“集中”两个方面,既充分体现了“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原则,又体现了“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避免了“厚此薄彼、顾此失彼、权责不清、纷争扯皮”的尴尬局面,从根本上保障了国信联合各项重大决策的公正、务实和高效以及各项决策的贯彻落实,确保了国信联合朝着健康稳定的目标发展。
打造法律服务精品
国信联合自成立以来,努力打造一支团结、敬业的优秀团队,这些律师大部分毕业于国内外名牌法律院校,有的是执业二十多年的老律师,具备坚实的法律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务经验,有的是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学成归来的年轻有为的律师;有的同时兼有国家注册税务师、会计师和经济师等技术职称。高素质的律师队伍使国信联合具备更全面、更深厚的文化层次和知识结构,能够为客户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为了提高律师服务质量,加强服务跟踪,国信联合律师事务所还专门成立了质量监督小组,定期对客户或顾问单位进行服务质量跟踪,这不仅能够及时跟进和处理顾问单位的法律事务,而且能够有效保证律师的服务质量,同时,通过质量跟踪监督,及时了解律师在从业过程中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以及业务水平等情况。内外监督体系的建立,投诉电话的公开,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讨论制度、业务操作规程制度、办案质量反馈制度、业务技能和绩效考核及奖惩制度等制度的推行,无疑再度提升了国信联合律师事务所品牌的含金量。
此外,对律师的业务培训也被列入打造法律服务精品的重要工作。对新颁布的重要法律规范,尤其是涉及该所重要业务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性法规,事务所要求以业务部门为单位组织业务学习和研讨活动,并结合业务实践,每月至少安排一次研讨会,对有关立法状况、司法实践、执业心得进行交流;各专业部门负责人应结合律师的工作及思想状况,每季度至少安排一次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学习座谈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同时,所里还大力鼓励广大律师从事在职继续教育和培训,选送律师参加各类国内、国际研修班,推荐律师到国外去学习,邀请境外同行到所访问。通过这些措施,帮助律师们在广泛吸取营养中提高和更新其知识水平,从而大大增强对集团案件的应对能力。
为努力提升律师队伍的个人素养,提高业务水平,国信联合早在1998年就创办《国信评论》专业杂志,为律师提供业务学习、研讨交流的园地。所里还专门设立奖励基金以鼓励律师通过发表文章、撰写专著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几年来,截止2004年底,国信联合已累计在各类杂志、报刊发表文章超过百篇,出版专著两本。
短短几年,事务所的业务领域不断拓宽,法律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口碑有了,名气大了,客户也多了:广东省人民政府、汕头市人民政府、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高明区人民政府、佛山市顺德区容桂镇人民政府、北窖镇政府、勒流镇人民政府、广东省物价局、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广州天河区教育局、广东省家电商会等都先后与国信联合所签订了法律顾问合同。该所还担任了新华社广东分社、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粤港信息日报社、《新快报》、《南方周末》等主流媒体的法律顾问。 事务所还承办了一批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案件。《羊城体育报》与陆俊名誉权案、深圳泰明商场与杨剑昌名誉权案、粤美的商标权案、万家乐商标权案、彭丽媛《中国歌剧经典唱段》著作权案等,备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法制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和广东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都作了广泛的报道。
营造特色律所文化
对于律师事务所的文化,国信联合的合伙人有着独到的见解:国信所要在律师界占有一席一地,要经营成为一间“百年老字号”,必须营造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这已是国信联合管理层的共识。但企业文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得只能去感受,这就需要管理层去体会、探索和总结,也需要全体国信人的认同,并为之共同经营。从建所之日起,国信联合一直倡导“以人为本”的核心文化,注重事务所的文化建设,加强律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营造事务所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及和谐温馨的工作氛围,以此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诚然,律所文化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在国信联合律师事务所章程中,明确规定由文化管理合伙人分管负责本所文化建设。同时还建立了一系列可量化指标的考核机制,以合理的机制激励和约束员工行为并贯穿于整个事务所的人力资源管理;建立了科学的分配机制,每年从经营总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事务所的发展基金,专项用于培训发展经费、员工奖励经费、体育活动经费、旅游活动经费等项目支出;建立了科学的培训机制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每年组织员工定期参加一系列的岗位培训,内容有礼仪形象、制度执行、执业纪律及职业道德、信息服务、业务知识(包括案例分析、业务研讨、收案登记,审批,结案归档等案件管理流程)等等。
2003年底,合伙人会议一致通过,斥巨资购置了1500多平方米的新办公楼,装备了3E智能化信息网络系统,包括内部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国际互联网站、北大法律法规检索系统、工商资料查询系统及短信服务平台,为律师的工作提供了更宽松、更便利、更人性化的办公环境。
“平日工作很忙,办公室里只有忙碌的身影。但是就是平日里这么严肃的律师们,在工作完成之后,却是完全不同的风格,说说笑笑,很轻松,好东西都会拿出来共同分享,象个大家庭一样。”
“每次我们所组织出去旅游、开会、文化体育活动,每个人都会尽可能的调整时间参加,因为这不仅能调整工作节奏,促进身心健康,更是加强沟通和交流良好渠道,因为每次都会体会到一种成就感和责任感。”
这些都是每一位国信人的心声,这是他们用心缔造的温馨家园。
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一点一滴培养事务所的核心文化,让每一个律师在这个环境中得以沟通、交流,得以帮助和激励,得到文化上的认同,得以寻找到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才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满足全体律师在事业上可以最大限度实现自我的愿望。这是国信人在成长中的深刻体会。
虽然,与国际水准的律师事务所相比,7岁的国信联合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毕竟他们离梦想的目标愈来愈近了,7年的成长历程,它包容了多少个月华星光和多少国信人的辛勤汗水,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瞬间,惟有在未来的时光里努力奋进才可以塑造永恒。
古人说得好:“上下同欲者胜”,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国信人坚持“搭建一流平台、打造一流品牌”的经营理念,秉承“服务至上、勤勉尽职、追求公正”的服务宗旨,团结协作、开拓进取,通过国信人的辛勤耕耘,国信联合一定能早日跨入国内一流水平律师事务所的行列。
国信联合律师事务所
国信联合律师事务所宽敞的办公环境
国信联合律师事务所荣膺“部级文明律师事务所”称号
国信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参加教育整顿大会
国信联合律师事务所参加规范法官与律师相互关系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