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播报 > 业界新闻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刻不容缓 专家给出改革方案

发布时间:2012-11-06 浏览数:863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收入分配格局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而面对这些特点,是否可以断定我国收入差距出现了库茨涅兹转折点呢? 库茨涅兹转折点意味着收入差距出现了由不断扩大向不断缩小趋势的转变。从一些导致收入变化的因素来看,给出肯定的判断还为时过早,因为导致收入差距缩小的一些因素或者不具有长期持续性,或者其影响作用还不足以大到抵消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的作用。
  导致收入差距缩小的主要因素有三
  在过去两年中导致收入差距缩小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升,二是包括农民工在内的非技术工人或蓝领员工工资较大幅度的提高。 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升带来了农民农业收入的快速增长,导致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缩小,也成为导致全国收入差距缩小的主要因素。蓝领工人工资的快速提高,一方面使得农民工工资上升,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有助于缩小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甚至全国收入差距,另一方面也对提高城镇中低工资和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长和缩小城镇内部收入差距起到积极作用。
  三是农村的公共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逐渐显现。2003年以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措施。根据农户的受益方式,政府的惠农政策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的补贴政策,主要包括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一类是以构建农户社会安全网为目的的公共服务性政策,主要包括新型合作医疗、教育两免一补、农村低保政策等。毋庸置疑,这些惠农政策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抑制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发挥了一定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惠农政策对于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缓解农村贫困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一些研究表明,农民从农业中获得收入对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起到抑制作用。因而,对农业加以补贴,包括粮食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会使得那些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从中获益,使得他们的收入有更快的增长速度。这有利于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降低其陷入贫困的风险。
  同样,这两年以农民工为主体的蓝领工人工资的快速提高也受到了一些短期因素的影响。在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作用下,近期的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并且引发了就业结构的变化。例如,在2007-2010年期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增加了8.5%,而建筑业增加了20.6%,房地产业增加了27.1%,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增加了25.4%。这些行业对农民工都有着较大的需求,构成了拉动农民工工资上升的主要因素。而这些行业的扩张是与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分不开的,具有很强的经济周期性,其持续性是有问题的。
       本文来源于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