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播报 > 业界新闻

香港三代律师看香港律师业

发布时间:2005-07-21 浏览数:1,162

   

与文化同行

王长风

  □每一次的法律服务对香港律师都是第一,第一既是第一次也将是最好的一次,这是一个香港律师敬业的准则

  □两地律师业积极联合,充分

沟通交流,在第三代律师身上培育两地律师发展的将来

  □只有提供的法律服务消费者能够感到满意,能够感到他的问题解决了,作为一个香港律师才算是尽到了自己应该付出的最大道德责任

  职业和道德

  作为有着150年历史的香港律师业,香港律师的道德素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培育过程。按香港律师会前会长周永健的话来说,从一个执业律师的个体素质提高到整个社会良好执业环境的形成,这是一个个人、行业和社会大环境整体磨合的过程。
  和周永健同为第一代香港本土律师的香港律政司副律政专员的黄继儿大律师认为,律师专业不仅是有一个专业考试、实习和专业资格,还在执业和个人操守方面亦有一定的专业规定。
  香港的律师业由于不受政府监管,跟政府没有从属关系,实行行业自管的制度,在维护法治,专业弥偿、执行纪律、专业素质等方面,整个律师业要得到市民尊重和信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由此,能不能提供让人满意的法律服务也就成了律师最大的责任。
  专业的法律服务和职业责任构成了香港律师执业的基本所在。在香港,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历史原因,每一位香港律师秉承着长时期普通法制度下的律师专业精神,对法庭、委托人、社会公众及个人都要承担责任。
  在法庭上,律师必须竭力协助法官依法审理案件;对委托人(当事人)必须尽力保障他的合法权益;对社会公众必须维护法治和公众利益;自身方面必须以身作则,有纪律,坚持操守,不作不符合专业身份的行为。处理案件或受委托事务时犯错或疏忽,必须负责任,并接受纪律处分。
  这是香港社会对香港律师业的一个基本要求。因为在香港这样一个高度商业繁荣的社会里,律师处理的事务或案件,都是关于个人、家庭或商业的意向、计划、操作、纷争或避免纷争,与市民大众的行为、财产息息相关。
  “香港律师在给委托人提供专业意见时除了解释法律外,还分析问题和纠纷,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委托人明白他面对的问题和感到这个律师可以依赖。”周永健律师说。
  黄继儿大律师指出,有专业的精神给消费者,让法律消费者得到有非常满意的法律服务,是香港律师应该具备的一个基本道德观念。只有提供的法律服务消费者能够感到满意,能够感到他的问题解决了,作为一个香港律师才算是尽到了自己应该付出的最大道德责任。

  CEPA框架下的香港律师

  香港的法律专业由大律师(出庭律师)和律师(事务律师)组成。这两个分支提供广泛专业服务,可概括分为诉讼及非诉讼服务。法律服务的客户(委托人)有两大类,即企业或组织及个人。香港的律师一般提供全面的法律服务,包括提供法律意见、草拟文件及签立合约,而大律师则专长诉讼及提供有关法律意见。
  香港现有近8000名律师及大律师,包括60名资深大律师及约300名在律政司工作的政府律师,相当于约140人即拥有一名律师。
  经过长达百年以上的发展,香港律师行业法律意识非常强,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较内地的律师高,在执业经验方面亦要丰富得多。不少香港律师是从英美学习回来,对英美法律较了解,甚至有不少香港律师同时取得了英美等地的执业律师资格,具备了专业化、国际化、双语化的优势。
  2003年6月29日,中央人民政府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以下简称CEPA)。CEPA不仅为香港本地公司、跨国公司以及个人投资者进军内地提供了商机,同时也为内地企业利用香港优势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了条件。
  作为第二代香港律师,香港律师会何君尧副会长介绍,近年来,香港律师会已经为内地培训了一部分律师,香港律政司同时还为内地律师到香港培训提供了一个极为宽广的环境,在香港培训的内地律师被安排到政府部门、律所、公证等各个领域学习,去年,香港特区行政区政府还为12位赴港受训的新疆律师每位提供了一万元港币的培训补贴。
  香港律师会前会长叶成庆律师曾指出,多年前,许多跨国大企业到香港开设分支机构,为了不流失客户,更多的国外律师事务所纷纷在港设立分所,由于当时香港律师业的准备不足导致丧失了相当的市场。现在中国内地的律师和香港比较而言还有相当的差距,如果两地律师业能够积极联合,充分沟通交流,即可以避免重蹈当年香港的局面,尤其是能在第三代律师身上培育两地律师发展的将来。
  何君尧副会长说,虽然一些香港律师已经取得了内地的律师资格,但香港律师会又已经开始在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中挑选成绩优秀的大学生,通过律师会和内地的各种交流活动让他们更早地接触到内地的司法、社会环境,为将来赴内地执业打好基础。钟凯婷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们肩负着代表香港第三代律师与内地律师共创未来的责任。
  “由于香港律师相当一部分受英国教育的影响,现在香港的一些律师对内地的执业环境等一些方面还不是十分理解,但通过对香港年轻学生的培育和内地律师的培训,我们能够尽快实现和内地在观念上的接轨,内地律师也能在融资、证券、贷款、投资、国际贸易、资讯科技、知识产权及商业合约方面尽早和国际同步。”周永健律师说。

  敬业和香港律师业的发展

  “敬业是香港律师的最大特点。”周永健律师的这一提法得到了何君尧副会长及黄继儿大律师等人的普遍认同。
  “虽然很多香港律师是在英美等国家留学回来的,其实在内地反映香港六、七十年代众多去夜校读书的电影当中就有着不少香港律师的身影。”周永健说,“香港的律师好学敬业在香港社会里已经是一个社会普遍认可的事实,像何绮莲律师不仅拥有包括清华、北大和伦敦大学等七个学院的学位或高级证书,还具有香港、英国及威尔斯律师资格。作为一个年轻的香港女律师现在已经开设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律师事务所,这不仅仅是好学的成绩更是需要国际社会中公众对其敬业操守的认可。”
  在香港律师会和新疆律协的一次交流会上,与会的香港律师无一例外都详细围绕自己现在做的工作和本次交流活动的关系和目的,从香港学生的代表到律政司的大律师没有一个谈到自己曾经的业绩、办过的知名案件,所有的交流完全围绕活动的内容进行,相对我们经常参加的一些内地会议,这是一次高效而没有“废话”的活动。
  每一次的法律服务对香港律师都是第一,第一既是第一次也将是最好的一次,这是一个香港律师敬业的准则。
  “敬业对律师而言不光是一个工作准则更是一种尊重。”周永健律师说,香港的律师都是按小时收费,看着标准比较高,实际上是将需要的工作量精确的计算出来为客户提供更完善高质的法律服务。在香港这样一个以信用为生存基础的商业社会里,一个律师如果不能充分的把握客户给予自己的时间勤勉地为自己面对的法律消费者服务,失去的不仅是客户还将是消费者对香港律师的尊重,一旦尊重不再,生存就不会是一条通畅之路。


              ————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