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律师好新闻

广州市人大代表建议聚焦“一老一小” 建议社区设普惠性托儿所

发布时间:2020-06-03 浏览数:3,825

来源:广州日报 

文/全媒体记者魏丽娜、申卉

/全媒体记者邱伟荣

办更多公办园”“社区托管解决3岁以下幼儿照顾问题”“逐步为‘老漂族’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延长二孩产假,给二孩父母发房补”——广州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在即,民生、教育等依旧是代表们关注的热点话题,部分市人大代表日前接受记者采访,建议议案聚焦“一老一小”。

社区保育

市人大代表、广东穗恒律师事务所主任林淑菁:0-3岁托儿所 每个街道设立一间

“现行学前教育规定中,幼儿园接收的适龄儿童主要为3-6岁,3岁以下幼儿的保育托管服务存在明显空白。”林淑菁表示,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后,她调研走访沙园街道、龙凤街道、多宝社区等街道社区,了解到许多家庭因难以解决0-3岁幼儿的保育照料问题,而打消或延缓了生育意愿。

林淑菁说,这些家庭多为双职工家庭,时间精力有限,尤其对于女性职工,若产假期满后无法解决6个月-3岁幼儿的照顾问题,往往会影响职业规划和个人发展;其次,传统祖辈带养孩子的模式难以为继,受老人与父母育儿观念冲突、异地工作或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等因素制约,无法由家中老人帮助照顾。此外,保育照顾费用高昂,市场上的保姆雇佣和早教机构费用普遍高昂,普通家庭难以承受。

林淑菁表示,“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立健全育幼服务体系,将学前教育从3-6岁逐步拓展到0-6岁,解决0-3岁幼儿的保育照顾问题是切实关系民生福祉,有利于鼓励生育意愿、贯彻落实全面二孩政策,也有利于发展婴幼儿保育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为此,她建议在每个社区、村居设立托儿所解决0-3岁婴幼儿的保育托管问题,具体为每个行政街道至少设立一间托儿所,由社区提供一定规模的场地,政府财政支持与市场企业运作相结合,通过优惠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经营运作;应坚持普惠性收费,让广大群众特别是工薪家庭可以承担,调研中居民反映的收费可接受程度普遍在每月2000元以下;政府应明确0-3岁幼儿保育托管管理部门,保证社区0-3岁婴幼儿托儿所的安全有序运转,切实起到便利群众的效果,促进婴幼儿保育托管服务规范发展。

学前教育

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培正中学校长吕超:办更多公办园  满足幼儿入园需求

“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吕超同样关注到“一老一少”的话题。吕超表示,广州学前教育已经过3个三年行动计划,近十年初见成效。广州2020年计划新增8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是有差距的。今年目标公办学位占比50%,比起国内有些城市已经达到80%的公办学位差距也明显,但这是历史遗留问题需要时间来解决。

“我们集团的一家幼儿园,刚完成电脑派位,570多个人报名,摇中68个。”吕超说,即使再办两个同规模的幼儿园,也满足不了这个需求。加上实行二孩政策,将来可能还有政策调整,需求是不断增加的。

吕超表示,普惠性幼儿园也是一种选择,但最好是多一些公办园,相信政府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此外,还要解决好幼儿园教师同工同酬的问题,提高教师的素质,均衡办园质量。

 “怎样才叫美好的生活,你就问两个人,一个是孩子,一个是老人。”吕超还关注到老年人医养问题,医养结合的体系还要进一步完善,有效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他认为,广州的医疗资源是非常好的,“我要呼吁的是‘中下层’,特别是社区医院,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方便老人看病。”

养老银行

市人大代表、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策划总工蒋厚泉:建议试点搭建养老“时间银行”

蒋厚泉今年拟提交多份建议,涉及医疗、教育、环保以及养老等领域。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蒋厚泉建议广州试点搭建养老“时间银行”。所谓“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就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

 “鼓励社会大众在力所能及的年纪多帮助服务他人,积攒‘时间货币’, 到自己老时来换取需要的服务,倡导‘服务今天,享受明天’的理念。”具体操作上,他建议由市政府发起,社保部门承担,与妇联、红十字会等合作,成立权威的具有公信力的养老“时间银行”平台,以APP的形式上线网上养老“时间银行”,让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以及兑换自己的“时间货币”。

他建议,参与服务的年龄在18-60周岁之间,经培训后提供服务。服务对象优先考虑70周岁以上的低保、低收入等困难老年人,对社会有特殊贡献的老年人以及高龄独居老年人等。服务内容主要是一些陪伴性的服务,比如陪伴做饭吃饭、帮忙做家务、陪看医生、协助文书处理、协助使用计算机等。等到服务提供者本人将来有服务需求时,可提出兑换,特殊情况下经“时间银行”管理方审核同意,可由其直系亲属享用。

来穗老人

市人大代表、广东国智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徐嵩:为“老漂族”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

年轻人为了生活,追逐梦想,定居在广州。为了帮忙照顾孩子,他们的父母也来到广州,为在大城市奋斗的子女消除后顾之忧,为城市的发展也作出贡献。

徐嵩一直关注着“老漂族”。“近年来广州对来穗人员的社会融入问题开展了大量工作,但相关政策主要针对来穗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异地户口老年人不能办理广州老年优待证,导致‘老漂族’未能享受均等化公共服务。”

徐嵩表示,考虑到广州财政负担能力,建议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对来穗“老漂族”逐步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例如先放开异地户口办理广州老年优待证限制,或设立广州市非穗籍老年优待证。她还建议修改《广州市老年人优待办法》,将优待制度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办理了居住证的异地老年人,并逐步扩大到所有来穗异地老年人。

 “可从某些可普遍开放敬老待遇的公共服务,如公共交通、体育场馆、旅游景点、优先通道等占用资源有限的点开始,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徐嵩建议,可通过建立社区服务平台为在穗“老漂族”提供更多服务项目,促使其更好地融入广州。

徐嵩代表还关注到了人们生育意愿下降的问题。“当前我国生育堆积效应业已消退,若长此以往,老龄化加速,人口红利消失,严重拖累国家财政、制约经济活力。”她建议,结合广州实际落实一些优惠政策,制定二孩生育奖励措施,延长二孩生育产假;加强对职业女性的就业保障;强化生育医疗服务,提升生育质量,完善整个社会的配套生育保障机制;研究对二孩父母实行一定的购房或住房补贴,提升生育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