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播报 > 业界新闻

“一元钱律师”是扰乱还是挑战

发布时间:2004-12-07 浏览数:1,523

 
    “好像我们一下子踩到了一颗地雷,引发了一场巨大震动。”外资公司宗诚企业管理顾问公司的执行董事谢宗谨没有想到,在欧美等国已有近百年发展历史的“家庭会员法律保障计划”,引入中国却引发了如此大规模的争议。

    “每天一元钱,就可享受全年的法律咨询服务”,这是整个计划中的最大卖点,同时也成为了争议的焦点。低廉的收费、看似完善的服务,这让很多媒体在宣传中将这项计划简称为“一元钱律师”。然而正是这个简称,成为了这场争议的导火索。

    宗诚公司——“一元钱律师”价廉物美

    “一元钱律师”:

    1、24小时免费电话咨询。

    2、免费出具律师函件(每年6封)。

    3、免费审查、修改合同性文件和其他法律文书(每年6份)。

    4、会员要求律师承办下列法律服务,按当地有关部门或者本公司当地签约律师事务所制定的标准75折优惠收费:代理诉讼、仲裁,参与调解、谈判,调查取证,与律师会面咨询,起草合同性文件和其他法律文书。

    宗诚公司对外许诺:您只要交纳每天1元钱的会员费(企业每天6元),就可以享受以上服务。365元一年,如此低廉的价格便可享受到全面的法律服务,用谢宗谨自己的话来说是“等于花钱请了一个私人律师”。这一切则是通过“资源共享”的商业模式来实现的,即在普通公众和相对居于高端的律师事务所之间搭建出一个平台,让普通公众用少量投入获得较高质量的法律服务。

    对此,他向记者解释了这项服务的整个运作流程。每人每天1元钱的会员费由他们来收取,这笔费用一部分交给那些与他们签约为会员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事务所,一部分作为公司的管理费用。在这样的盈利模式下,会员数量是赢利的关键,也是决定律师服务质量的关键。“我们也会对会员进行调查,一旦发现有律师服务不能让会员满意,那么我们会马上跟律师事务所解除合同。”

    上海市律协——法律服务不能批发

    四大“罪状”:

    1、律师不仅是提供一种服务,而且具有维护司法公正、促进依法治国的政治属性。任何外国公司不得从事中国的法律服务,这事关中国的司法主权。

    2、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机构是律师事务所。律师不能成为某个企业的雇员,该公司不可能拥有自己的律师。

    3、律师事务所本身就是提供法律服务的中介组织,不需要再由一家中介组织进行业务的承揽与批发。这样做扰乱了律师法律服务市场的正常秩序。

    4、公司提出的“监督及控管”律师服务,冲击了有关部门和组织对律师的监督管理。

    上海市律师协会的这份声明提醒上海律师规范提供法律服务,不要为了争揽业务而与有些公司和企业进行什么“签约律师”的接触和行为。

    “法律服务不同于一般的服务,不能用完全商业化的眼光来对待。资本主义国家律师可以‘谁出钱就给谁办事’,在中国肯定不行。中国的法律文化和国外有很大的区别,生搬硬套国外的模式肯定行不通。这项业务看似方便,实则是对整个律师行业利益的损害,扰乱了法律服务市场的正常秩序。”上海市律协的刘福元告诉记者。

    文汇解读 

    是“正常秩序”还是“潜规则”

    对于律协认为该计划“扰乱市场秩序”的理由,谢宗谨一直不能理解。“律师擅长法律方面的服务,其专业并不涉及市场拓展方面,经我们的协助,更能开拓法律服务市场。法律服务不是由宗诚公司来提供,而是由具有提供法律服务资质的律师事务所来提供。律师仍旧是供职于律师事务所,并非是宗诚的雇员。暂缓这个计划的实行是希望能与律协进行沟通,消除彼此间的误会,尽管工商部门没有勒令我们停止这项计划。”

    那么目前律师法律服务市场的正常秩序是怎样的呢?一名刘姓律师向记者解释了个中细节,目前上海律师法律服务业中,一小部分的律师掌握了大部分的法律服务收入,而其余一小部分的收入则是由大部分的律师在“抢”。“现在的律师业竞争说白了就是案源的竞争,如果你这个律师手里没有案源,那么你肯定是要被淘汰的。由于这种状况的存在,导致了许多不知名律师被‘空置’,而一些知名律师却忙不过来。”

    对于“一元钱律师”模式的出现,这位人士表示这是一种突破性的尝试。这种模式带来的后果是部分案源将被分流,导致部分律师的利益受到损害,打破了目前形成的这种市场秩序。“老百姓不愿请律师主要原因是觉得收费太高,可许多不知名律师其实收费并不高,甚至有人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只是很多人只知道一些有名的律师或者律师事务所。虽说这家企业看似中介机构,但它肯定会提高律师资源的利用率,让一批不知名律师从中脱颖而出。”

    “这其实是对市场潜规则的一个挑战。上海一年差不多有12万宗案卷,而其中20%的案卷创造了80%的利润,这部分利润又只被20%的律师所掌握。剩下的律师虽说掌握了80%的案卷,可得到的收入却只有总利润的20%。这个公司的出现,无形中就打破了这个潜在的市场规则。分流了一部分案卷和利润。”上海光明律师事务所的一位律师告诉记者。

    “法律服务市场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潜在规则,这家公司的业务的确触动了一些敏感的神经。管理部门是应该好好探讨一下,如何规范目前法律服务市场,如何建立一个市民需求法律服务的畅通渠道。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胡安潮对记者说。

    谁来为80%的人提供法律服务

    撇开“一元钱律师”的炒作嫌疑及律协“扰乱市场秩序”的理由暂且不说,如何让普通老百姓得到实在而又优惠的法律服务,这已成为纷争中一个超然于各方利益的话题。在一项对于“市民是否需要常年法律咨询服务”的调查中,有71%的人认为自己需要常年的法律咨询服务,这充分反映出公众对法律服务的普遍需求。

    随后记者对市民进行法律咨询的途径进行了调查。在东方律师网的网页上“律师咨询”一栏中,仅12月4日一天就有100多条咨询信息。市民提出法律问题后,专职律师的解答往往都是言简意赅,更多的是需要同律师进行面对面的咨询。一旦进入面谈,许多律师则都需要收费。记者又拨通了“12348”的司法热线,里面传来的只有电脑话务员亲切的语音提示。上海市法律援助中心只受理低收入人群及赡养、工伤、刑事诉讼、请求国家赔偿和请求依法发给抚恤金等方面的法律问题。

    如果市民一旦遇到了需要咨询的法律问题时,怎么才能得到便捷的服务呢?上海目前有602家律师事务所,6000多名专职律师。但对于1300多万市民来说,一旦需要适合个人的法律服务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确是不大方便。

    在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胡安潮看来,目前中国享有律师服务的人群就如同一个两头尖的橄榄球,10%的富裕人群有钱聘请私人律师;另有10%的困难人群,政府会提供免费的律师服务,即法律援助;中间还有80%既没钱请律师又不够政府免费提供保障的条件的普通老百姓。

    “80%的人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我想这个公司也正是看到这点而推出该项业务。如果这项业务得到大众的赞同,那么管理部门将面临整个行业出现不正当竞争的问题。”胡安潮认为,该公司的签约对象是律师事务所,那么大的律师所就相对比较容易受到青睐。一旦这家公司会员的法律服务业务被几家大律师所垄断,小律师所生存将受到很大的威胁。

    “法律服务经纪人”是否合法

    “这种类似于法律服务经纪人的出现,目前还没有具体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管理部门急于对其叫停,可能是出于对其今后发展无法控制的原因。不过这的确说明了目前我们国家的法律服务渠道上存在着问题,如何拉起普通百姓与律师间的关系、降低建立联系的费用,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法律服务,对于管理部门来说,这才是最应该考虑的。”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曾代理球员曲乐恒车祸赔偿案的胡安潮告诉记者。

    不管谁是谁非,上海市民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让老百姓方便地得到价格适当的优质法律服务不应成为法律服务市场的空白。(作者:刘栋;陈琦芳)

    事件回放

    ●11月25日,宗诚公司推出“一元钱律师”的服务项目

    ●11月30日,上海市律师协会公开发表《关于维护律师法律服务市场秩序的声明》,对此举表示坚决反对

    ●宗诚公司做出回应,表示将暂缓推行该计划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