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律师代理购楼”为何难推展
发布时间:2005-07-21 浏览数:868
殷小杰
律师代理购楼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购房者利益。但这样一桩好事,在广州却迟迟未能全面推开……“一切由我的律师搞定”,不少业主潇洒的一幕,在委托代理购楼中却难觅踪影。尽管广东省建设厅已提
置业者希望有人帮助把关购房属于不动产买卖,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特别是遇到不良开发商或问题楼盘,普通百姓难以明辨其中的风险与奥秘。有专业律师作“参谋”或是全权代理,无疑可以让购楼者放心。前不久,广州中山大道某楼盘的一百六十多名购楼者在律师的帮助下,经艰苦谈判,开发商终于同意律师和业主的意见,修改了多处霸王条款。同时,新修改的合同中明确约定,业主认购的抵押房,出卖人必须办理正式涂押手续后才能签订合同,从而降低了开发商隐瞒抵押事实卖房,给业主带来的风险。这是广东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宗集体委托律师代理购房业务。虽然广东有关房产买卖的法制已经越来越规范化,不仅房产开发商前期的资格准入和资金投入都有政府的严格把关,管理也有了相当的规范,以往常见的一房多卖现象出现率大幅下降,但百姓穷其一生积蓄的大宗交易,还是希望有人帮助他们把关。
六成律师从事房地产相关业务实际上,广东省建设厅早在2002年初就提出,要推行律师代理购楼制度,并拟定了推广计划,建议广大消费者寻求专业律师帮助,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律师界对此反响非常热烈。记者曾多次参加过由律师所或是有关部门举办的研讨会,有关负责人与律师都对此雄心勃勃,广州市律协人士曾表示,已要求所有律师购买从业保险,作为代理失误时的赔付之用。目前广州的六千多名律师有60%以上从事房地产方面的业务。代理购楼业务,无疑是一座“富矿”。其后,广东省、广州市两级人大、政协委员也多次提案,希望相关主管部门加大宣传倡导力度,不仅通过规章确立,也应该借助媒体加大宣传并逐步加以落实。其中有代表建议政府出台规定,让购房者更加放心地聘请律师代理购楼。大力推行律师代理购楼制度,将律师在购房买卖中的角色由“咨询”变为“代办”,让百姓安全买房。
建设、司法部门各有保留意见但是,三年过去了,广州市的律师代理购房还是处于“初级阶段”,至今未有可行的管理制度。据了解,这其中部分原因在于该制度涉及房产界和法律界两大领域。在百姓买房的整个过程中,房地产交易属于建设行政管理,而律师业务则受司法行政管理,如何规范制度、分清责任?例如哪些律师有资格受理此类业务、收费标准和依据一旦发生纠纷律师应该承担什么责任等等,两个部门各有保留意见。广州人民时代律师所主任程振球透露,当初,在有关部门提出的意见中,要求涉足代理购楼的律师须经建设或房产管理部门的资质审查,结果在讨论中遭遇法律界的强烈质疑。律师界的意见是,作为一名律师,从大学出来后“过五关斩六将”取得执业资格,购房对普通百姓来讲涉及到许多法律知识,但对执业律师来讲,只是普通业务。如果律师受理房地产案件须经资质审查,岂非凡涉及到行政管理的,都必须经过主管部门资格审查?有关部门则表示,审查代理购楼律师资质,仅是市场指导意见,而非强制性制度,政府主管部门并不希望从行政干预的角度影响其操作,而是对有需要聘请律师帮助购楼者提供帮助,避免走弯路。
律师目前只能当“参谋”由于目前广东省内对律师代理购楼没有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指导意见或是管理办法,因此,这一社会祈盼的事物仍处于朦胧之中。虽有一些置业者自聘律师全程跟进购楼,然而一旦发生纠纷,律师过失的认定和赔偿比例,将成为消费者新的烦恼之事。其实,为律师代理购楼的指导意见早日出台,有关部门一直在努力。去年,广东省房地产协会受广东省建设厅委托,就“律师代理购楼制度”的可行性研究课题进行公开招标,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谈锦钊为首的课题组中标接手这一课题,并于当年交出房产界和法律界均“表示满意”的研究成果。广州金鹏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宏彬表示,按目前该项业务在广州市展开的状况,律师仅仅是购楼顾问,律师作用带有“参谋”性质。
————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