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律师要大规模进内地与京沪律师分羹
发布时间:2004-02-12 浏览数:944
香港律师事务所申请到内地开设代表处的数字在落实CEPA后大幅增加,显示业界有意与内地律师事务所联营而铺路。律师会会长叶成庆预计,香港业界受惠于CEPA和本港经济复苏,整体业务将会有所改善。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条文容许香港律师事务所和内地事务所联营,但香港的律师楼必须在内地设有代表处才能和内地业界联营。律师会会长叶成庆昨日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律师会在这两个月收到四间律师事务所申请到内地开设代表处,加上有一些由海外业界在港开设的律师事务所可能不经香港作出有关申请。本港至今只有三十多间律师楼在内地设有代表处,这两个月的申请个案是有明显的增加。 选择在京沪设代表处 这些律师事务所都选择在北京或上海设立代表处,叶成庆称,现时到内地开拓市场的业界较集中在企业融资的法律服务,这两个大城市是中外合资企业的集中地,较易吸引本地业界。至于香港邻近的珠三角地区,他认为,待当地的经济进一步改善,个人的法律服务需求增加,本港业界届时自会移师珠三角地区。 月中与业界上京交流 叶成庆和律师会内地法律事务委员会主席何志强将于本月十七日和多个专业界代表和财政司司长唐英年上北京。他表示,此行是希望本港律师与中央政府有进一步交流,届时将提出两地法律资格互认的问题。他称,两地虽然法制不同,但本港律师参与内地律师执业试时,有空间可以享有部分科目豁免。根据现时规定,香港律师即使通过内地律师执业考试,亦需到内地律师事务所实习一年才取得执业资格,他认为对事务繁忙的香港律师而言,一年实习期太长。他亦希望内地有关部门能够较灵活处理实习期。 为了帮助本港律师掌握CEPA带来的机遇,叶成庆表示,律师会将举办交流会,邀请已到内地发展的会员向业界介绍内地工作的经验。香港专业联盟亦会在五月初举办香港专业人士内地导向课程,帮助业界认识内地环境和文化以开拓内地市场。 对于有指只有大规模的律师事务所才能受惠于CEPA,叶成庆称,到内地开设代表处及与内地律师事务所联营的都是具规模的律师楼,但中小型的律师楼的律师亦可以兼职律师的身份受聘于内地律师事务所,藉此与内地业界建立联系。他又称,香港近来的经济复苏,房地产市场趋活跃,企业融资的数目亦有所增加,虽然律师服务费不复当年,但整体业界业务有增长,加上CEPA带来的机遇,他对业界的发展表示乐观。 新闻来源:大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