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乡间的律师杨杨

发布时间:2018-04-16 浏览数:1,867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 邓新建 邓君 钱可屏 文/图


杨杨(右二)在调解纠纷。

       杨杨,中共党员,律师,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村(社区)法律顾问。自2006年9月执业开始,杨杨就积极参与法律援助、“所所结对”等工作,先后4次被广州市番禺区司法局授予“法律援助先进个人”,获得广州市律师协会授予的“维护社会稳定奖”“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优秀律师党员”等。2017年9月,广东省首个以律师名字命名的调解工作室——“沙亭村杨杨律师调解工作室”成立

       杨杨说,上大学时最不想从事的职业就是律师,因为“律师是为有钱人做事儿的”。没想到,如今他却以律师身份为荣,乐此不疲地奔波在乡间——因为这里的村民“有问题第一时间想到他”。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对村民在法律知识方面的需求感受是很深的。用我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们,让他们达成和解,我也实现了自我价值。”杨杨说。

      “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村民不懂法,遇到问题却苦于找不到解决途径,才导致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因此,杨杨把化解纠纷矛盾作为村(社区)法律顾问的一项重要工作:“引导他们通过调解化解纠纷,不但可以普法,让大家对法律有所敬畏,还能使纠纷不留尾巴,案结事了。”

       2014年广东全面铺开法律顾问进村(社区)活动,杨杨报名成为了一名村(社区)法律顾问。驻村没几天,他就遇到了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儿——两位“老小孩儿”因为一句话打起来了。

       清晨5点多,樊老爹喝早茶看到隔壁桌的老李,开玩笑叫了一声老李小时候的绰号。老李自觉没面子,站起来理论进而发生争执。当时,樊老爹的左手被老李用锅盖砸伤,老李则被樊老爹重重一拳擂在脸上。在村民好说歹说下双方才住手,吵吵嚷嚷闹到村委会评理。
       “你们这么大年纪还打架,好丢脸。”村委干部屈镜江说,“正好杨律师在这里,你们请他评评理。”值班的杨杨急忙赶过来。
       “樊大爷叫人绰号不对,但是李大爷你也不能一言不合就打人啊!樊大爷还手可也不轻哦。你们这已经构成斗殴了,验出伤来是要负刑事责任的。”杨杨先根据法律规定分析后果,再讲人情:“你们双方都有过错,也都受了轻微伤。怎么办呢?其实,大家都是同村人,没必要因为一件小事搞得太僵硬,成为世仇影响好几代人就麻烦了,还是以和为贵吧。”

       杨杨一番在情在理的话,两位老人听了都觉得“有道理”。于是,双方接受了他的建议,始作俑者喊人绰号的樊老爹象征性地赔给老李50元钱,这事儿结了。

       “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握手言和,做律师还是有点价值。”杨杨对此很是满足。他说,村民之间的纠纷影响生活和谐。譬如夫妻矛盾没有调解好,父母子女跟着操心受气,老人愁眉苦脸,小孩动不动被教训。村民之间打架,没有处理好容易成为世仇,影响几代人。

       “杨杨律师,真的非常感谢您,是您帮助我们3兄弟化解了5年多的恩怨纠纷,同时也让我们的老母亲在日后能够得到妥善的照顾,谢谢您了!”沙亭村苏家3兄弟紧紧握住驻村法律顾问杨杨律师的手连声致谢。

       杨杨说,连续7个多小时的连轴调解、连中饭都没吃上的辛劳,都在这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苏家3兄弟在老父亲去世后因为继承父母婚后修建的房屋问题产生纠纷,导致70多岁老母亲的日常照顾成为大问题。虽经沙亭村委会多次进行协商,苏家3兄弟之间的矛盾依旧未能解决,每次见面都是恶言相向。
       杨杨接到沙亭村委会妇女主任梅姐的反映后觉得,苏家3兄弟的纠纷长达5年之久,其中肯定有其矛盾根源。为此,他在作好家庭背景调查后,要求苏家3兄弟连同他们的配偶一起到村委会进行协商。
       杨杨耐心细致地倾听3兄弟的讲述,找到他们产生矛盾的根源。原来,他们对父亲的遗产范围存在争议。老大认为,虽然该房屋登记在父亲名下,但修建房屋时他已经成年并付出了大量劳动,而两个弟弟当时还在学校读书,没有为修建房屋付出任何劳动,因此,自己应当对该房屋享有一定的份额。正是基于这一点,老大坚持,父亲的遗产并不是该房屋产权的50%。而两个弟弟则认为,该房屋系父母婚后修建,老大没有出资,父亲的遗产应当为该房屋产权的50%。苏家3兄弟都坚称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导致各方无法就继承父亲的遗产达成一致意见。
       杨杨随即向他们解释相关的法律规定,并找到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在1993年发布的一份审判指导文件。根据该文件的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共同生活期间建造的房屋,没有出资但对建房投入较多劳动的家庭成员,可酌情分给一定份额。该规定支持了老大的观点。尽管老大在修建该房屋的过程中没有出资,但他付出劳动较多,因此,其有权要求对该房屋的产权享有一定的份额。
       杨杨随后从苏家3兄弟的居住情况和成长经历入手,唤起他们对以往兄弟情深的美好回忆,努力消除他们之间存在的矛盾。“两位弟弟上学、盖房的时候,哥哥也是付出了很多,帮着父母分担家庭支出。”
       从当天上午9点半到下午4点半,在杨杨不厌其烦地分析和劝解下,苏家3兄弟以及他们的配偶各自反思存在的不当之处。

       见时机成熟,杨杨拟定了《调解协议书》:苏家3兄弟保持目前的居住现状,各方今后不得再有异议;老大和二弟支付一定资金给三弟作为房屋面积较小的补偿;3兄弟共同赡养老母亲直至其终老,平均承担母亲日常起居而产生的费用等等。

       苏家3兄弟以及他们的配偶完全同意该调解协议的内容,并在该调解协议上签字。至此,这场持续了5年多的矛盾纠纷,终于在杨杨的努力下得以化解。    

     

      做实事收获内心满足

      口述:杨杨 整理:邓君 钱可屏
      我是在考研、考公务员几次失利后,为“养活自己”无奈成为了一名律师助理,才促成了律师执业生涯的开始。
       我当律师助理时,适逢珠海市金湾区开发,已经耕种十多年的代工农与当地村民发生纠纷。在多方奔走下,律师代理的几十户代工农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和妥善的安置。我才意识到,做一名律师,不但能够养活自己,帮助到他人,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还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这正好契合了我心里希望能为群众做些实事的执念。于是,我经过两年时间的学习,通过了司法考试。
      我高中前一直生活在农村,特别了解弱势群体、尤其是农民工的不容易。因此,正式成为律师后,我就积极参与法律援助工作。
       受法援处指派,在代理一名未成年少女胁迫卖淫案件会见时,我发现当事人抗拒配合。我做足功课后,在二次会见时把当事人感动了:“没想到,连父母都不愿搭理,竟然还有人把我的事儿放在心上。”为此,当事人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在我的努力下,她以从犯和受害者的身份,争取到了依法从轻处理。
       帮助别人的同时还能得到受援人的认可,这个案件进一步坚定了我做好律师工作的信念。如今,在村(社区)担任法律顾问,让我直接服务村民,帮助他们解决矛盾纠纷,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等,算是自身价值的一种体现吧。我收获了内心的满足,也因此干得起劲儿、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