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扬在最高法院机关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负起政治责任实行齐抓共管全面加强人民法院自身建设
发布时间:2003-05-23 浏览数:1,741
5月22日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今天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人民法院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负起第一位的政治责任,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托,对自己所管辖的单位和个人,严格要求,严格监督,严格管理,全面加强人民法院的自身建设。 肖扬院长是在最高人民法院机关“回顾过去,开拓未来”教育活动第二次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的。副院长曹建明对院机关深入开展“回顾过去,开拓未来”教育活动,毫不松懈地抓好防治非典工作,以及搞好审判和其他各项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提出明确要求。副院长姜兴长传达了5月19日院党组会议学习讨论的情况;副院长沈德咏主持了今天的大会。出席会议的有副院长万鄂湘、张军、黄松有、江必新,中纪委驻最高人民法院纪检组组长李玉成、院政治部主任苏泽林和刘家琛同志。最高人民法院各单位负责人和处级以上干部出席了今天的大会。 肖扬院长在重要讲话中首先提出,未来的五年,最高人民法院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坚定不移地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继续坚持“一个主题,三件大事”的工作思路不动摇,使审判工作有新的发展,办案质量和效率有新的提高,法院改革有新的突破,队伍建设有新的进步,办公办案条件和法院干部待遇有新的改善,整个人民法院系统有新的面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决定,今后一段时间,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最高人民法院自身建设上,通过自身的榜样和模范作用,带动全国法院系统,更加有效地实现对全国法院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对于这个决策,各方面的反映是好的。为了把“回顾过去,开拓未来”的教育活动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真正取得实效,推进最高人民法院的自身建设,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肖扬院长科学地分析了把最高人民法院自身建设好的诸多有利条件,实事求是地概括了换届后最高人民法院以及院各单位领导班子的优势,指出,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正在走向成熟,走向法治。我们的工作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以及业务建设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初步形成了一个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院级领导班子,初步建设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熟练、作风过硬、清正廉洁的中层骨干队伍和人民可以信赖的法官队伍。 肖扬院长希望大家一定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充分发扬自己的优势,自觉认识和纠正自己的不足。 肖扬院长郑重指出,在看到这些有利条件和优势的同时,我们对自己应当有个清醒的估计、恰当的分析、正确的认识。他指出,我们对最高人民法院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缺陷认识不充分,低估了问题的严重性,有些同志放松或者放弃了抓自身建设。许多社会反映和经调查得到的材料显示,最高人民法院机关到了该抓的时候了。我们必须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 肖扬院长指出,要把最高人民法院自身建设好,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抓好两级领导班子建设的同时,带好队伍。对此,肖扬院长提出了四方面的要求。 (一)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要负起第一位的政治责任。最根本的要求就是站在政治的高度、全局的高度,也就是站在党、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看问题,把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并为此奋斗终生。具体来说,除了忠实于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之外,还必须确保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纲领在最高人民法院得到贯彻执行。因此,抓好最高人民法院的自身建设,各级领导班子成员不仅应当承担道德责任、纪律责任、行政责任,更重要的是承担政治责任。“政治责任,惟此为大”。一定要树立“守土有责”的政治观念,决不能当“太平官”、“糊涂官”。 (二)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作为最高法院的各级领导者,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高标准,严要求,做公正审判的楷模,做廉洁自律的楷模,做讲求效率的楷模,做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楷模。总之,要做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纪律和制度,遵守规章和规则的楷模。领导干部只有成为人们的楷模,才有资格当人们的引路人,才能做到群起而学之、而仿之、而敬之,才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法官共同前进。 (三)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要齐抓共管,敢抓善管。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托,对自己所管辖的单位和个人,严格要求,严格监督,严格管理。有人说,法官不能靠管理而要靠信仰,不能靠他律而要靠自律,似乎法官天生就有某种免疫力和抵抗力。实际上,目前中国法官的素质还远远没有达到单靠自律和信仰就可以让人放心的程度。因此,既要靠法官的自觉,更要靠严格科学的管理。管理要依照法律和制度进行。法官法就是规范法官行为的法律,此外我们还制定了各种制度,如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制度、违法执行追究制度、回避制度、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这些都是规范和管理法官的制度和规定。加强对法官的管理,就要认真检查有无做到和落实这些法律、制度和准则。希望大家切实负起第一位的政治责任,依法科学地管理队伍,形成一个人人遵纪守法的良好局面。 (四)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要加强自身修养。要严于律己,一尘不染。领导干部能否服众,能否带好队伍,个人的素养是极为重要的。个人素养的第一要素是政治坚定,言行举止都体现出对党、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待人要善,责己要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廉洁自律,公道正派。 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作为领导干部,谦虚谨慎,这是基本功。担任了领导职务,一方面是荣耀、权力,另一方面是责任、义务,而且可以说是责任重大、考验严峻。因此,一定要谦虚。谦虚实际上就是以商量、求教、平等的态度待人。有了这种态度,正确的意见就容易被人接受;有了这种态度,我们就能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要善于团结,合作共事。团结是事业成功最重要的基础。“力合则效力大,力散则效果微”,“分则小,小则弱,合则大,大则强”。只要团结起来,就能无坚不摧。历史一再证明,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在当代,万众一心战洪灾,万众一心抗非典,显示了空前的大团结,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最高法院的工作也要靠大家来做,只要我们党组团结起来,各级领导班子团结起来,全体法官及工作人员团结起来,同心同德,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同甘共苦,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 要互相关心,互相协作。我们各级领导班子都有明确的分工,大家各司其职,把本职工作做好,这是基本的要求。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还要强调协作。如果没有相互之间的协同作战,就不可能成就我们的事业。协作需要相互的理解、配合,需要很强的大局意识。党组的同志要协作共事,中层领导骨干要互相帮忙,不仅要做到“自扫门前雪”,在他人需要的时候也不妨管管“他人瓦上霜”。 要互相通气,互相沟通。各级领导班子成员,都要互相沟通,协调一致。作为一把手,遇事要征求其他同志的意见,其他同志相互之间也应经常通气,相互沟通情况,互相提醒,以取得共同语言,决不应该互相封锁,“以邻为壑”。大家开诚布公,坦诚相待,真诚信任,就能营造一个心灵相通、工作相融、人缘相亲、和谐合作、团结向上的氛围,就能形成一个互不设防的良好环境。 要互相尊重,宽容大度。大家的经历互不相同,对问题的看法不尽一致,这是完全正常的。可以通过交流的方法、讨论的方法取得共识。一定要避免互不服气,互相冲突的问题,这对我们的事业发展是不利的。我们要学习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不能学习荷花“出水比高低”。要提倡讲风格、讲友谊、讲团结。要互相尊重,互相宽容,互相支持,互相配合,而不能相互拆台,甚至幸灾乐祸。 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一个人不可能是全知全能的,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们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使自己日益完善起来,实现全面发展。学习是相互的,不是单向的;学习是长期的,不是一时的;学习是真心的,不是表面的。这也需要一个谦虚的态度。如果总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就不可能去学习别人的长处,自己也就不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要接受监督、互相制约。党章规定:“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权力越大,监督的力度也应越大。在4月2日全院干部大会上,我说过要“从我做起,接受党组同志的监督,接受全院同志的监督,接受全国法院同志的监督,接受全国人民的监督”。我言而有信,决不食言。我们每个同志都要有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不能认为监督就是跟自己过不去,而要把监督作为督促自己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的警戒线。要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中央作出的决议,对每一个领导成员都应有约束力,党组作出的决定,每个同志都要遵守执行,不能自行其是。要实现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把专门监督(纪检、监察)与领导监督、群众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严格有效的监督,形成遵守法律和规则的良好风气。 肖扬院长最后指出,最高法院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要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自己的权力、地位和利益,坚持“一个宗旨”,牢记“两个务必”,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恪尽职守,奋发向上,紧密团结起来,为实现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光荣使命,为把最高人民法院建设成为保障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坚强堡垒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