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律兴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专栏 > 律师好新闻
因为专业,所以成功——记孜孜以求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的林泽军律师
2006-02-13    浏览数:16,349

本文人物介绍:
  林泽军 律师,广东圣和胜律师事务所主任,创始合伙人,1993年取得律师资格
  经历 :
  1989-1996 中山大学法律系本科、硕士;
  1996-1998 加拿大女皇学院硕士;
  1997-1998 加拿大Lawrence Wong Associates律师事务所;
  1998-1999 新加坡王吴国际律师事务所;
  2000-2002 广东金联律师事务所;
  2002-至今 广东圣和胜律师事务所。
获得过以下奖励:
  在中大就读期间,历年获一等奖学金及专项奖学金;
  加拿大女皇法学院就读期间获加拿大摩根·布朗奖学金;
  2003年度获得广州律协“公益爱心奖”、所管理的律师事务所获得“规范管理奖”。
受聘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国企改制项目法律顾问
  广东商业联合会常务理事
  广东省律师协会电子商务委员会副主任
  广州市律师协会国际商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两广重点合作项目南宁“广东商业街”及“广东工业园”项目筹备组法律顾问
  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长期以来,中国律师业缺乏专业化分工,不少律师什么官司都受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对法律服务内容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法律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为律师拓展法律服务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疲于应付各种类型的官司,就很难抽出专门的时间深入钻研业务,难以在专门的领域做出成就,而且单凭个人的力量也难以胜任复杂的工作、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服务。越来越多的律师意识到:要走专业化道路,做学者型律师!宁可短时间内失去一城一池,也要耐住寂寞埋头苦学,尽快形成自己的服务特色,向专业律师转变,争取成为某一领域的行家里手。林泽军律师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几年前便开始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在律师往专业化方向发展的想法、选择和成绩对其他律师拓展法律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都会有所启发,也有利于社会公众进一步认识律师、了解律师在专业法律服务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

选择:机遇+开拓

  林泽军律师的业务主要涉及路桥、市政基础设施BOT投资、房地产开发及与此有关的诉讼和仲裁;公司治理的法理和实践,上市公司法律事务,企业并购、国企改制及这些领域的相关诉讼和仲裁。
  当初之所以选择从事这些方面的专业法律服务也算是一种机遇。在2000年回国从事律师工作的时候,林律师发现国内一般法律业务的竞争已经相当激烈。而他曾经在新加坡的律师事务所从事过基础设施投资法律服务,当时自然就想到了在国内尝试拓展这方面的法律服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林律师发现国内这一领域的法律服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很多律师却没能发现市场、开拓市场,没能向客户展示律师的重要性;就算有律师涉足了,服务的深度也普遍不够。于是他参考国外基础设施投资法律服务一些做法,结合国内的现实情况,有意识地在国内开拓这些相关领域的法律服务。
  比如在BOT项目法律服务方面,随着BOT投资模式在我国的逐渐推广,众多大型市政工程项目均开始尝试运用这种投资模式。林律师敏感地发现律师进入这些业务领域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将大有可为。但是基础设施BOT投资项目涉及招投标、土木工程、材料采购、金融保险以及投资管理等方面的业务知识,还需要将这些知识和比较专业的法律知识相融合,只有综合能力强、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法律人才和其他专业人士相互分工协作、紧密配合,才能顺利完成这些项目。林律师长期以来对BOT投资模式进行过跟踪研究,总结了我国有关BOT项目的成败经验,及时学习与该业务领域相关的各方面的知识,并对广东省内有关环保项目、大型路桥项目开展调研,将这些与法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力争在法律服务方面能深入到细节,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法律服务。在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则在了解有关信息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对法律服务的实际需求,出具令企业比较满意的法律服务方案。
  当然,在往专业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律师业务涉及各方面的知识,要求律师具有合理的全面的知识结构,林律师在往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多次感到自身知识面的不足,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他专门进行了财务、建筑工程和其他产业研究;并与加强与客户的沟通,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及所面临的问题,努力从多方面入手为客户服务。而且现在仍然在朝着这个方面努力,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此外,林律师认为整合一支专业素质强的服务团队也很重要,团队成员要有熟悉、精通法律、财务、建筑工程的人才,成员之间业务互补,能够互相学习,更新知识,提高整体的专业水平。依靠团队的协同效应,将发挥出团队的强大力量。在这种发展理念的影响下,广东圣和胜律师事务所聘有专职注册会计师、税务师,还外聘了工程师。该所在林律师的带领下,近年来在广东省内外承接并完成了二十多项基础设施BOT或准BOT投资项目法律服务业务。

成绩 

  扎实的法学功底、充足的知识储备、严谨的工作作风、加上坚强有力的律师团队,林律师为委托人提供了优质的法律服务,发挥出了律师所能起到的重大作用,使项目得以顺利进行。圣和胜律师团队的专业服务,为客户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评价。最近在为佛山市禅城区污水处理厂BOT项目及三水区污水处理厂BOT项目提供法律服务过程中,林律师牵头组织了律师团队为当地政府提供法律服务。他们不仅要熟悉招投标程序,而且还必须熟悉污水处理厂建设许多技术问题,为此他们查阅了大量资料,并与相关财务专家及技术专家交流。由于项目的复杂性和工程的长期性,林律师就各个阶段需要做的工作进行安排,从各阶段的需要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保障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此外,深入细致、专业的法律服务,也使客户切身体会到了律师在项目中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和给企业带来的效益。
  路桥建设法律服务是林律师一向擅长的领域,曾经做过许多这方面的项目。但是他并不满足于此,而是仍然坚持不断学习,亲自做调查研究。去年,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路桥建设项目中的细节,林律师率领律师团队对省级重点路桥企业部分项目进行现场法律调研,走访了20多个施工现场,与现场管理人员座谈,了解施工现场法律问题,并进行法律知识普及宣传。调研完成后,林律师起草完成了调研报告,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法律问题予以反映,提出解决具体法律问题的具体方案,对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如何防范法律风险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得到路桥企业领导以及项目管理人员的高度认可。

广东圣和胜律师事务所林泽军律师受聘为两广投资有限公司法律顾问
图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杨道喜与林泽军律师在两广投资有限公司揭牌仪式上 

执业感言:坚持学习,专业融合 

  在中国入世和广东面临着新发展等机遇面前,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更需要律师努力钻研业务。林律师深深感到目前摆在律师的机遇仍然很多,但是能否把握住的关键是要做一个学习型的律师,把律师事务所打造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多学习、多调查、多钻研,同时要提倡不同的专业相互融合,这也是做好非诉讼业务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多年的国外留学和工作经验增加了林律师的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使他学会了如何适应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并在那里顺利完成学业及工作,并与人很好相处;学会了在具体承接每一项业务之前,要先做好深层的法律研究,然后与客户充分沟通。这些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对他今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出任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促使林律师不仅要精通公司法及证券法,还要掌握财务知识,了解公司管理及相关行业的业务知识。要做到这些,唯有靠不断自学及向相关领域的专家学习。不同专业的融合将使服务升值,林律师深深意识到这一点。为了让与法律服务相关的专业更好的融入圣和胜,圣和胜经常邀请各种行业专家到事务所讲课,还提倡律师多做行业研究。
  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更多的还需要通过办理日常业务来学习。非诉讼法律服务对律师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的要求比较高,在这些具体的专业领域里,律师须精通诉讼与非诉讼的业务。非诉讼的律师在设计法律方案、制作法律文件时,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预防讼累、减少纠纷,如果不懂诉讼,是难以做好非诉讼业务的。因此,林律师在路桥建设及污水处理等项目提供法律服务的过程中就十分注意诉讼与非诉讼相结合,在这些方面都积累了很多经验,这样做起业务来就有了相对优势。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了解,我们分享了林泽军律师在追求专业方面的一些付出和成果。林泽军在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方面摸索出了自己的一条路子,相信其成就和经验对各位已经或者即将往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律师都有一定的启示和参考价值。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曙光教授任课题组组长,林泽军律师任副组长
合作研究《国有企业改制法律课题研究》课题,图为李曙光教授与林泽军律师合影

链接:
作为众多项目的法律事务负责人,在领导团队、协调各律师方面的经验:
1、须建立一个运作畅通的工作机制;
2、对每一份出去的文件把好关,对关键问题要研究透,并学会资源共享;
3、不断学习,并让团队成员有向该领域专家学习的机会;
4、充分沟通;
5、每个团队成员在“专”的基础上要“通”,在“通”的基础上要“突出”,这样便有相对优势;
6、各种专业的融合将使服务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