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播报 > 业界新闻

文学作品中律师该是什么形象

发布时间:2003-10-29 浏览数:1,198

  近几年,国内反映律师职业生活题材的作品越来越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法律普及的状况和律师执业活动越来越广泛的现实。人们在享受这些作品的同时,可能很少会想到这些作品中的律师形象对中国律师业的影响。前一段在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比较集中地塑造了一个年轻律师的形象。该剧剧情跌宕、人物刻画细腻,就文学性来讲不失为一个上好的作品,但是,其中描写律师执业行为的几个情节,似乎没有把握住律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无形中损害了律师的职业形象。   在律师职业中,避免与客户利益冲突,禁止带疑犯家属进入看守所,这都是律师起码的职业道德要求,而且也是律师事务所管理的内容。剧中律师韩丁却违反了这些要求。韩丁女朋友的前任男朋友龙小羽涉嫌杀人,在其女朋友的请求下,韩丁担任了龙小羽的辩护律师。这里的利害关系是显而易见的。还有,在一审判决下发后,韩丁竟然违反规定将其女友化装成自己的律师同事,把她带进了看守所。如此严重违反律师职业道德的情节,会在观众中造成什么影响呢?也许有人会认为,很多法官、检察官、警察题材的作品中,反映腐败的情节并不影响人们对这些职业应该具有公正品质的理解,而且,对律师上述情节的描写也是对律师执业活动违反职业道德现象的真实反映。但是,问题在于,人们可以凭借朴素的道德观念对法官、检察官、警察是否廉洁和公正做出评价,而律师职业具有很大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于:一是绝大多数人没有直接接触过律师,对律师的执业要求不了解;二是律师作为法律职业之一,其维护法律实施和社会正义的功能是间接表现出来的,即通过为当事人而且多数情况下是为一方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在制衡公权力和私权利滥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但是,律师的服务不是无原则的,不能违背法律的规定和职业道德的要求。这些特殊性就决定了律师职业本身存在着容易招致误解和偏见的可能。而且,中国的律师职业是在更加特殊的环境下恢复和发展的。中国的法治建设刚刚起步,民主政治还不成熟,所有这些使得中国的一般观众很难对律师的行为是否合乎职业道德作出准确的评价,很容易受文学作品影响。   作为一个执业18年的律师和律师学科研究的学者,怀着如何维护律师行业形象的困惑和忧虑,怀着对律师职业的无限热爱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呼吁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应该怀着对中国法治建设的积极心态,对一个幼稚行业给予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