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播报 > 业界新闻

目标:健康 快速 和谐地发展

发布时间:2005-07-29 浏览数:1,003

   

———访全国律协会长于宁、秘书长邓甲明

本报记者 邢晖

  在第六次全国律师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全国律协的领导班子,北京时代华地律师事务所于宁

律师当选全国律协会长,此前于宁律师曾担任第四届、第五届全国律协副会长职务。经全国律师协会第六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研究决定,原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邓甲明受聘成为全国律协秘书长。日前,第六届全国律协召开第二次常务理事会,借此机会,记者就中国律师在未来三年如何健康、快速、和谐地发展的问题对这两位全国律协的领导进行了专访。
   记者律师制度恢复以来,我国律师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律师数量不断增长、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律师业务领域继续拓展、律师执业行为不断规范,律师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同时,我们也看到,律师事业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如行业管理滞后、律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法律服务秩序混乱、律师执业难、律师税负过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律师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有些问题甚至严重影响了律师业的发展。那么,本届律协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是什么?
   于宁:律师制度恢复以来,我国律师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体制不健全等种种原因,律师事业面临一些突出问题,本届律协将着力推动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律师行业更加健康、快速、和谐地发展。我们将认真履行律师法和律师协会章程赋予的行业管理职能,强化服务功能,推进行业管理,提高律师素质,规范执业行为,改善执业环境,全面提升律师行业的社会公信力和竞争力,推动律师工作再上新台阶。
   邓甲明:我们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推动律师协会的行业组织体系建设,按照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要求,把各级律师协会建成组织体系完整、职能定位清晰、规章制度健全、有作为、有地位、有威信的行业管理组织,进一步探索完善“两结合”律师管理体制,健全行业规范体系。大力提升律师的社会形象和政治地位,使广大律师得到社会各界的进一步认可。继续提高律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坚持信念、精通法律、维护正义、恪守诚信的律师队伍,进一步推进律师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记者新一届律协领导班子上任刚刚一个多月时间,就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包括组织起草三年工作规划、修改全国律协常务理事会议事规则、5次接待外宾来访以及开会、调研等,那么今后一段时间律协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于宁:新一届律协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律师行业改革与发展研究,大力推进律师协会组织体系建设。积极研究探索律师行业改革与战略发展,加强行业管理,推动完善“两结合”律师管理体制,深入研究我国律师管理制度,积极借鉴国外律师行业管理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国律师行业管理发展完善。对法律服务市场、执业权利、律师收费、律师税收等问题进行调研,出台有说服力的调研报告,推动问题尽快得到解决,努力改善律师执业环境。加强与司法行政机关律师管理机构的工作联系,完善工作沟通、协商机制。探索完善律师协会对公司律师、公职律师的管理制度,深入研究律协组织体系建设,科学构建律协组织结构,加强对地方律协建设工作的指导力度,实现省级律协会长全部由执业律师担任。规范各专门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工作机制,确保其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完善律师会费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代表、理事的作用,支持、规范和保证其依据法律和行业规则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大力研究律师行规,建立健全行规体系框架,推动行业管理工作更加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
   邓甲明:另外,我们还要健全律师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律师队伍素质,完善全国律协教育委员会组织机构及其职能,加大青年律师培养力度,定期举办高层次的示范性培训,加大对西部地区律师培训工作的支持力度,提高西部律协的培训水平。进一步加强律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不断增强广大律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律师队伍党建工作,提高律师中的中共党员比例,全面推进律师行业的诚信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加强惩戒体系建设,做好律师维权工作。建立健全各级律协尤其是地市级律协惩戒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使惩戒机构能切实承担起律师惩戒重任,建立健全惩戒程序和惩戒复查制度,及时出台惩戒工作指导意见,加强对各级律协惩戒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继续深入研究律师维权问题,推动律师维权工作进一步发展,研究制定全国性维权战略规划,拟定可行的实施方案。研究建立律师执业环境评价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律师执业环境状况全面调查,出台《中国律师执业权利制度的状况与完善报告》,向有关部门正式反映律师目前的执业状况并提出建议,推动立法部门将有关律师执业保障等内容上升为法律规定,从制度上保障律师的执业权利。
   记者律师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距离是不言而喻的。一般人们都是通过熟人或朋友介绍获知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信息,而缺乏对律师和律师事务所一个全面的衡量和了解,因此从整体而言,律师和律师事务所与公众的接触程度还不够深入,当然这与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宣传力度有关。针对此,全国律协将从哪些方面着手树立律师业的社会形象?
   于宁:我们要加大律师宣传工作力度,强化正面宣传,树立律师的良好社会形象,完善全国律协宣传联络工作机制,加大对地方律协宣传工作指导。树立正面典型,分期分批推出在国家经济建设、法制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者。争取请有关机构推出《中国律师事业发展白皮书》,加大律师宣传工作的广度、深度及权威度,增进社会对律师界的认识。建立健全全国律协新闻发布制度。落实全国律协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举办新闻发布活动,宣传全国律协在重大社会事件中的立场和态度,扩大律师界的影响。研究制定《全国律协接受新闻媒体采访规则》,规范全国律协有关机构和个人接受采访的行为,确保全国律协消息发布的准确、权威和严肃。大力发展和培育律师文化,为律师队伍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完善律师业务指导体系,进一步提高律师业务水平。发挥专业委员会的“律师团”作用,提高律师行业的社会影响力。发挥专业委员会在律师业务培训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和研究功能,制定课题研究规划,有计划、分体系地研究解决具体业务问题。推广和扩大专业委员会研究成果,建立拓展法律服务研究机制和工作平台,不断扩大律师业务领域,提高律师业的整体工作水准。
   邓甲明:此外,我们还要加大律师参政议政及参与社会活动的力度,引导律师服务于社会,扩大律师界在国家及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推动律师参与立法和参政议政,及时收集、反馈律师界对立法、司法及执法活动的意见,代表律师界参与立法、监督执法和司法、参与社会管理等活动。建立与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律师的定期联系机制,积极与相关部门建立工作联系机制,及时反映律师的诉求,推动律师进入各级人大、政协及政府工作机构。引导和推动律师积极参与社会公益等活动,发挥律师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中的积极作用,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倡导律师积极参加法律援助、环境保护等社会公益活动,充分发挥律师在社会公益事业中的作用。指导律师参与人权保障、对日民间索赔等社会活动,扩大律师界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围绕全国律协的工作重点,开展律师国际交流工作,扩大中国律师的国际影响力。继续做好律师国际交流工作,提高全国律协及我国律师的国际影响力,鼓励、组织一批外语水平较高的律师积极参与国际律师组织。

                   ————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