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律兴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专栏 > 律师好新闻
南方都市报:首位大湾区律师执业一年的KPI完成如何?
2023-08-30    浏览数:1,072

首位大湾区律师执业一年的KPI完成如何?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829


身穿律师袍,佩戴律师徽章出庭,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律师在内地执业的一幕。

2022年8月,首批粤港澳大湾区律师在穗领取执业证获准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办理适用内地法律的部分民商事诉讼案件及部分民商事非诉讼法律事务。截至2023年8月,已有95名粤港澳大湾区律师在广州执业。

为什么选择粤港澳大湾区?执业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来看看粤港澳大湾区律师在“一国两制三法域”背景下的湾区故事。

去年8月,何君尧作为香港律师中的首位粤港澳大湾区律师,领到编号为“001”号的执业证,开始了在内地执业的新旅程。执业一周年,何君尧的KPI完成如何?

在首批大湾区律师执业一周年之际,何君尧称:“现在依然像谈恋爱一样,很有新鲜感。”

在他看来,大湾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期盼。何君尧强调,机会是留给有所准备的人,要把握住机会,大胆尝试,“机遇摆在面前,不去闯一下,就是一种浪费”。

很快度过执业适应期

2022年7月,广东省司法厅为首批4名港澳律师颁发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证,4名港澳律师获准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执业。

同年8月,何君尧来到了他所受聘的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领到了编号为“001”的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证。在领到证之后,何君尧很快给自己定下KPI,开展内地法律业务。

“在过去20年,我在香港做诉讼工作比较多,经常通过香港律师会参与到内地和香港的法律事务发展交流,对内地法律工作很熟悉。”何君尧说,早在2004年,何君尧所在的香港律师事务所在广州设立了办事处。多亏之前在广州的经验,他拿到大湾区律师执业资格之后,执业“适应期”很快度过,快速融入大湾区的执业工作中。

2022年8月17日,何君尧在内地执业后代理的首案在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案件涉及香港居民在内地物业的合同纠纷。

紧接着在8月23日,何君尧代理的莲香楼与某饮食集团公司的商标许可合同纠纷和不正当竞争纠纷二审案件,在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开庭。这是何君尧第二次参加内地法院庭审,也是首次参与广州法院的庭审。

“内地的办案很灵活,也很高效,电子化办案越来越流行。”何君尧说,他代理的第一、第二宗案件都是通过远程视频开庭的。随着交流越来越频繁,内地与香港的司法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也在不断推进。

“我跑了一个圈,从基层法院、中级法院到高级法院,以及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不同层级的法院案件都体验了一遍。”何君尧说,在执业一年,他参与出庭4次,案件涉及债务纠纷、知识产权纠纷、商业纠纷等,对内地执业过程有了更深的理解。

AI无法取代法律工作者

何君尧对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对律师行业的影响分享了他的看法。

“每一天都是在进步中,不能由于其他环境有改善,自己就感觉有威胁,应该跟着改变去进步。”何君尧说,人工智能技术从工具的角度,确实给予了很多便利,但律师工作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不是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能代替的。

有了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客户更加聪明,简单的法律咨询,客户能从工具上面获得,这就要求律师有着更专业的法律素养。

何君尧举例说,以前没有电脑,大家用笔在纸上慢慢写;后来有了电脑,可以打印,速度很快,“但这只是提供便利,重要的还是写的内容”。

何君尧坦言,拿到了大湾区律师执业证,不代表他对内地法律能理解“一步到位”,“要跟内地律师团队紧密合作,打好基本功”。

“充满新鲜感”,是何君尧对自己执业过程的多次评价。何君尧表示,每一次开庭都是一次新开始,每一宗案件都有它的独特性,要怎么处理,怎么跟客户沟通,怎么发表法律观点,“即使执业一年,也有着很多新的体会,仍然是谈恋爱的感觉,很有新鲜感”。

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试点是内地对港澳法律服务开放政策的重大突破,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具体举措,是“一国两制”生动实践。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已有350多名粤港澳大湾区律师获准执业。


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