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播报 > 业界新闻

碳排放权交易明年初启动

发布时间:2012-10-17 浏览数:999

【深圳商报讯】(记者 谢静)市场机制成为节能减排新路径,碳排放权也将作为一种商品进入市场买卖。记者昨日获悉, 800家重点企业将为自身碳排放“埋单”,深圳市将于明年初正式开展碳排放权交易。

9月19日,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据悉,目前全市纳入强制减排共有800家企业,涉及26个行业,年度碳排放量在两万吨以上的工业企业将全部纳入。

去年10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了我国的碳交易试点工作,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及深圳市成为国家碳交易试点省市。深圳是七个试点省市中的唯一计划单列市。

在昨日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吴德林介绍,深圳市将于今年底前完成碳交易市场建设,2013年初正式开始碳交易。

吴德林透露,目前碳交易规则的制定和交易支撑系统设计已基本完成,已试点进入企业谈核查与配额分配阶段,开展碳交易试点的各项基础工作已初步结束。

2010年挂牌的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将作为碳交易试点的交易平台。记者了解到,该交易所目前已经完成增资,注册资本由原来的1500万元增加到3亿元,成为全国注册资本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所。

根据国际经验和深圳实际情况,深圳选择了“两万吨”作为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划分标准。

据了解,通常钢铁、化工、电力等排放强度高、总量大的工业行业是各地区碳交易体系重点的行业管制范围。但与其他城市相比,深圳没有钢铁、水泥等大型排放源,单位企业的碳排放量小,为了使强制减排企业的碳排放量达到全市总排放量50%左右的起始点,深圳将较多数量的企业纳入碳交易体系。

吴德林介绍,目前已经初步选定800家企业纳入强制减排范畴,其合计碳排放占深圳2010年排放总量的54%,总量超过4000多万吨。

深圳市科工贸信委此前公开的数据显示,深圳市能耗最大的十个行业分别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等。吴德林表示,这些行业都将有所涉及,并不区分企业性质,其中,电力企业将全部囊括。这些企业的碳排放核查工作将在未来三个月内分期分批完成。

据透露,近日深圳已启动对首批100家企业碳排放情况核查的培训工作,华为、中兴、比亚迪等知名企业均在首批之列。

在大家最为关注的碳配额分配上,吴德林表示,深圳将按照国际惯例,在碳交易试点期,配额分配以免费分配为主、拍卖分配为辅,以后将逐步扩大拍卖比例,逐步向完全拍卖过渡。

目前,深圳市人大已立法授权市政府开展碳排放管理工作,这800家重点碳排放企业必须接受深圳市政府碳排放主管部门委托的第三方核查机构进行的碳排放核查。

     本文来源于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