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资讯
一季度减税降费4241亿元 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双轮驱动高质量发展
2025年一季度,我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发力。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规模达4241亿元。在政策红利精准投放下,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9%,远超全国平均水平;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收入激增33.6%,科研转化效率显著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速达9.7%,企业数字技术采购金额同步增长9.4%,数实融合进程加速。前4个月制造业整体销售收入增长4.7%,其中装备制造业、数字产品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9.4%、12.6%和12.2%,计算机制造与智能设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增速更达23.8%和15.7%。这一增长态势印证了减税政策对产业升级的催化作用,例如山东泰和新材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节省334万元,吉林建龙钢铁借助设备更新税收优惠实现产值成本下降9%。
税务部门依托税收大数据构建精准推送体系,深化“政策找人”机制。通过电子税务局定向推送、风险指标动态监测,确保政策覆盖无死角。例如,针对小微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系统自动匹配可享受的税收优惠,2025年一季度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已超1.3万亿元。
同时,监管力度同步升级。税务部门强化“事前辅导-事中提醒-事后扫描”全链条风控,重点打击虚列研发费用、伪造小微企业资质等违法行为。近期深圳、嘉兴、苏州三地曝光的骗税案件中,涉案企业因虚增黄金材料损耗、虚构研发项目等行为被追缴税款及罚款超4400万元。通过行刑衔接机制,苏州力软等企业因接受虚开发票被移送公安机关,形成强力震慑。
国家税务总局明确,下一步将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优化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体系。重点包括: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适用范围、完善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探索数字经济领域税收激励机制。例如,2024年支持设备更新的政策已减税1140亿元,未来将进一步向智能装备、绿色技术倾斜。
此外,税务部门将深化跨部门协作,推动科技专利库、市场监管数据与税收系统互联,精准识别研发投入真实性。对于生物科技等战略性产业,政策支持与质量监管并举——如湖南三瑞生物因质量管理缺陷被责令停产整改,凸显政策红利需以合规经营为前提。
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正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通过“输血”与“造血”并举,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升级的双轮驱动格局加速形成。随着政策精准性与监管效能持续提升,我国产业链向高端跃迁的动能将进一步释放。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