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正式发布
发布时间:2012-08-16 浏览数:657
广东省政府网站8月14日发布《广东省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动态监测人群碘营养状况,适时调整食盐加碘浓度,根据不同地区各类人群的不同碘营养需求,提供不同含碘量的碘盐。
广东省曾是地方病流行较严重的省份之一,主要有碘缺乏病和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氟中毒”)。碘缺乏病曾在东西北地区流行较为严重,沿海和珠三角地区属于轻度缺碘地区,受威胁人口近8000万;氟中毒病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全省有17个市、41个县(市、区)、455个村存在氟中毒危害,受威胁人口达72.25万人。
《规划》指出,截至2010年,广东省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大部分氟中毒病区完成了改水工程,氟中毒得到有效控制。
《规划》提出,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的原则,继续实施以食用碘盐为主的综合防控策略。在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后,继续加强各地对碘盐生产、销售的监管,确保合格碘盐持续供应,巩固和扩大防治成果。在普及碘盐的同时,合理布设不加碘食盐的销售网点,方便因疾病等原因不宜食用碘盐的居民购买。
动态监测人群碘营养状况,适时调整食盐加碘浓度,根据不同地区各类人群的不同碘营养需求,提供不同含碘量的碘盐,供消费者知情选购。水源性高碘病区和地区要做好不加碘食盐供应工作,加强人群碘营养状况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干预策略,必要时实施改水降碘措施。
《规划》还提出,根据氟中毒病区的流行现状,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加大干预力度。对部分存在改水工程已报废却未重新实施改水的氟中毒病区,要加快完成改水降氟工程建设,确保生活饮用水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本文来源于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