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日前出台
发布时间:2003-11-26 浏览数:798
昨天上午,《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在首都之窗网站上公布。其中,“属地管理、重心下移”被明确为中关村一区七园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过去,中关村科技园区“一区七园”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德胜园、健翔园和亦庄园。改革后的园区管委会将成为一个服务机构,七大园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全部下放给所在地的区政府专门机构。此次改革存在三大变化,其中,接收海淀园工作的海淀区将成为此次改革关注的焦点。 变化一 各园区为入驻企业成立业主委员会。 《方案》的标注日期为2003年11月14日,按照它的要求,中关村在11月20日成立了由园区知名企业家组成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家咨询委员会,请企业家委员参与园区重大决策。同时将在专业园和产业基地设立由入驻企业组成业主委员会的计划,园区服务好不好直接由企业来评判。 变化二 现有的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关村管委会合并。 过去作为行政机构出现的管委会在改革后将彻底成为一个服务机构,通过调研、规划、协调、督办、服务等方式实现对园区的宏观管理。同时增加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建设部、商务部、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和中国证监会、中国工程院等单位领导进入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对中关村科技园区改革和发展的研究、指导、协调和推进工作。而由市政府有关部门组成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规划建设、重大工程和产业化推进四个协调小组将被撤销。 变化三 海淀科技园将交由海淀区政府的专门机构负责管理。 管委会需将现在承担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企业的党群和工会工作、中关村科技园区服务中心(“一站式”办公大厅)和应由海淀区政府管理或协调的中关村海淀园的规划、建设等事项移交给海淀区的专门机构负责管理。这样,海淀科技园为主的中关村一区七园将全部实现属地管理。 同时,市政府将部分规划、建设、计划等行政审批事项的市级管理和执行权下放给各园所在地的区级工作部门。中关村科技园区将作为全市协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改革的试点,原来由有关部门和单位承担的中关村园区社会服务性事务也会逐步交给协会组织、社会中介机构承担。 按照《方案》计划,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将于2003年底前基本完成。届时,中关村管委会与海淀区的领导之间不再交叉任职;中关村管委会不再设兼职第一副主任、兼职副主任和兼职委员。 新闻来源:京华时报